为什么孝庄皇后死后37年康熙不为其下葬?野史趣闻

2018-11-09 14:35:30

孝庄太后

对于孝庄这个撑起了大清王朝的女人,大家应该不会太过陌生。可令人奇怪的是,孝庄皇太后是死后下葬最晚的皇太后,就连陵墓也是她的重孙子雍正为其所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康熙皇帝不愿将孝庄皇太后下葬呢?

在1688年,孝庄太后以75岁的高龄离世。此后,孝庄遗体一直安放在清东陵大红门东侧,直到雍正三年,才在“暂安奉殿”的原址处建起了陵园,而这一放就是37年。

其实孝庄对自己百年之后的事情已有安排,她的遗嘱说了三点:

皇太极

第一、不想和皇太极合葬。按正常的程序来说,帝后合葬是一般规制,所以孝庄死后,灵柩就要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但孝庄表示皇太极安葬已久,自己位卑,不能打扰位尊之人。

艰难搬运货物

第二、不愿劳民伤财。清朝后陵的规制,一般皇后死的比皇帝晚的话,就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专门的后陵,而且皇太极是葬在盛京(辽宁省),从北京到盛京,本就路途遥远,必然铺张奢华,这是孝庄不愿意看到的。

康熙皇帝

第三、不舍远离儿孙。孝庄一手带大儿子顺治,为了让顺治大权牢固,日夜操劳。顺治死后,更是全心全意教导康熙理政。对儿子、孙子自然是万般不舍。

雍正皇帝

由此可见,不是康熙不孝而是孝庄给他出了个大难题。按照清朝早期的葬制,皇后死后应与皇帝合葬,孝庄不与太宗合葬,康熙只好遵从孝庄的遗愿。这道难题直到曾孙雍正时期才得以解决,雍正命人直接在安放孝庄灵柩的宫殿里,建了一个陵墓名为昭西陵,孝庄终得以安葬。

本文作者:90後的自己(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