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数百年的成吉思汗墓,或许会在这里重见天日?野史趣闻

2018-11-09 14:33:49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十分重视自己的身后事,都把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一件大事,往往都是自己在位的时候就着手修建,并且为此不惜耗费巨资,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也能享受荣华富贵,并且不受他人骚扰。所以,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但是,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据明朝叶子奇所著的《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简单点来说呢,就是皇帝死后,把遗体放进中间掏空的树木,上油漆,再用黄金做成的线条圈定,放进深沟埋葬,最后用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这样,在骆驼死后,人们便难以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之地,这也就是后人至今都不知道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里的原因。

这种墓葬方式带有一定的民族风俗。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的丧葬习俗特点就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丧葬仪式尤其简单,因此,选择这种墓葬方式也是因为具有极大的隐秘性,满足了皇帝不愿意自己的安息之地被后人所光顾的心愿。

目前,各国考古专家对成吉思汗墓地的圈定位置,比较认同四个地点: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位于中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前两者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内蒙古的千里山发现过成吉思汗的家族图,上面画着成吉思汗的三个妻子,四个儿子的头像,成吉思汗的陵墓埋在这里也是有可能的。

2002年4月,一个美国考古队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322公里处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镇发现了一个由城墙环绕的墓地,里面至少包括30座没有打开过的陵墓。这个古墓被称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然而,4个月后,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并撤出蒙古。

据说,在考察过程中,美国考古队的一些工作人员被陵墓墙壁中忽然涌出的许多毒蛇咬伤,并且他们停放在山边的车辆也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所以考古队决定放弃挖掘。

2004年,日本、蒙古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

在灵庙的下方是一座几乎已成废墟的石头平台,在石头平台的下方藏有许多坑洞,里面埋葬着许多战马的骨灰和遗骨。从战马遗骸的数目来看,这座陵墓的主人地位非同寻常。考古发掘队中的日本新泻大学白石典之助教授介绍,在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当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但此结论未得到中国专家的认可。

至到今天,关于成吉思汗陵墓的确切地点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位一统天下,兵锋曾直达欧洲,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两州的传奇人物,在其逝世的数百年后仍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甚至有传言称,成吉思汗陵墓里埋藏有数量极其惊人的宝藏,毕竟这位皇帝曾从20多个国家那里搜刮来许多奇珍异宝,这也是令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本文作者:打开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