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35个儿子,为何只有二皇子、四皇子、八皇子掐得最凶?野史趣闻

2018-11-09 13:02:23

生在皇家,有一样东西不得不面对,那就是权力。明朝的时候,皇帝挑选继承人,基本上都是选嫡子当太子,再由太子当皇帝,这样就保证了皇位的有序继承。可是清朝和明朝不一样,顺治是满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他一心想选董鄂妃的儿子当太子,董鄂妃儿子死后,顺治就很巧合的选中了后来的康熙,这个继位过程还算平稳。可是康熙挑选继承人的过程中很漫长,因为康熙在位整整60年,有大把的时间挑选继承人,在这个过程中,康熙的儿子是明争暗斗,战火不休。

康熙后宫的妃子是清朝皇帝中最多的,所以康熙生的孩子也多,他一共拥有35个儿子。康熙执政后期,朝廷有关于立太子之事吵翻了天,康熙的儿子中,也形成了三大派系,分别是太子派、四皇子派和八皇子派,这三个派系的核心分别是康熙的二皇子、四皇子、八皇子。康熙的这三个儿子,分别拥有自己的政治集团,康熙是看在眼里,但是心里却不那么痛快,那么众多皇子中,为何只有这三个皇子掐得最凶呢?其实原因根本不难猜。

康熙有两个嫡子,大儿子实在不成气候,勇猛有余,但是智商不高,屡次说出傻话来,让康熙对大儿子十分的不悦。康熙的二皇子是胤礽,胤礽相比于各个,则聪明了许多,他也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他的团队势力不小。

胤礽的母亲是索尼的孙女,而索女又是顺治时代留下来的重臣,胤礽的出生是自带光环的。胤礽命还好,自己大哥不成气候,所以幸运的成为了太子。清朝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皇太子可以参政,随着胤礽的长大,他的身边慢慢形成了太子派。

胤礽首先是受到了康熙的喜欢,如果没有后来的种种事件,胤礽有可能当皇帝。而且索额图等大臣,激励保护胤礽,太子派携康熙的宠爱,势力慢慢变大,胤礽更是想和康熙争权,对其他皇子形成了压制的状态。太子派的势力不容小觑。

八皇子胤禩,是阿哥中的一打派。虽然他的出身和胤礽差距很大,但是自身条件很优秀,深得大臣和康熙的喜爱。胤礽有不少兄弟辅助,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他的帮手,朝中大臣很多帮助胤礽,称胤礽为八贤王,胤礽这一派的势力是可以和太子派扳手腕的。但是胤礽后期,犯了和太子胤礽相同的错误,太过于显示自己的实力,结果受到了康熙的打压,没有夺得皇位。

四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纸面上看起来弱,其实不差。年羹尧、隆科多等将军,都是他的心腹。四皇子,善于揣测康熙的心态,这个优点很重要。雍正深知康熙的担心,故不做出争权的状态,雍正还有一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乾隆夺得了爷爷康熙的宠爱,经常在颐和园玩耍。

太子派、四皇子派和八皇子派,这三个派系是相互鼎立相互存在的,太子派对抗其他两个阿哥派,而四皇子派和八皇子派各自为战,三个派系争斗不停,作为三个派系的灵魂人物,二皇子、四皇子、八皇子想不掐的凶都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安然牧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