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内外 一代奇才李叔同野史趣闻
山西新闻网8月12日讯(记者 林晓庆)今日,“美丽浙江 美好生活”全国知名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平湖市,参观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纪念馆,近距离感受了这位通才也是奇才的传奇人物的魅力。
说起李叔同,可能不少人还会觉得陌生,但说起这首广为传唱的《送别》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的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远景(来源:网络)
李叔同,本名李文涛,叔同为其字,弘一是其出家后的法号。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1942年秋,浙江平湖人。李叔同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其生其死都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已设计好了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出韵味的时候,便匆匆卸装收场,留下遗憾万千。观其一生,半为艺术,半为佛。其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于一身。他在多个领域,都首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其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李叔同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净,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莫属。正是为了纪念李叔同这位乡贤、这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出资2700万元,历时3年,于2004年建成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6.5亩,总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主体建筑高24米,2/3宽度立于东湖中,整座建筑犹如一朵高雅洁白的莲花,绽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体现了李叔同濯清涟而不妖的宽广胸怀和高洁品格。园内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环境优美、曲径通幽,李叔同和他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的人物全身铜像群雕,高雅端庄,为公园添得许多文化氛围。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外观
纪念馆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二楼设有七个陈列室和一个能展示上百件书画作品的环型展厅。中间是一尊用九寨沟汉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塑像,重达20吨。陈列室通过李叔同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和历史资料的运用,从书画篆刻、音乐、戏剧、诗词、教育、佛学成就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李叔同卓越不凡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李叔同从世俗到佛门的心路历程,供世人瞻仰缅怀和学习研究。
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是东湖之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平湖人民为缅怀乡贤——中国近现代文化先驱、爱国高僧李叔同树立起的一块永久丰碑。
本文作者:山西新闻网(今日头条)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