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狐峪|昔日三更雪压飞狐城,转眼物是人安在?野史趣闻
公元398年的正月,踌躇满志的北魏皇帝拓跋珪冒着漫天的风雪,带着他的大军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他此次击败了老对手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德所建立的南燕小朝廷从今天邯郸市临漳县返回定州,然后北上返回大同,也就是北魏的首都。

飞狐峪,又叫北口峪,位于河北蔚县城南20公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其东北方向有村曰郑家庄,民风纯朴。该景以山峰怪异、谷幽奇捡称绝。

拓跋珪走的这条古道,就是华北平原通往蒙古草原的唯一通道-----飞狐古道,历史上称为“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俗称飞狐峪。这条古道从涞源县城北的金家井至蔚县南部的宋家庄镇,逶迤20余公里。南部名黑石岭,北部名北口峪。其间山皆黑如铁,壁立如刀削,故名黑石岭。据史书记载:相传有一只狐狸吃了五粒松子,变成凌空飞跃的飞狐,故此处得名飞狐口,涞源县也因此被称为飞狐县。看着他掳来的山东、河北、辽宁、朝鲜等地的36万民众以及十余万能工巧匠,他发愁了。山路实在太难走了。于是,他下令:命数万兵卒修整从今唐县的洪城到大同500余里的山路....

太行山延袤八百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最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飞狐峪位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又处于太行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脚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的一条古通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关隘,发生在这里的战事自秦汉直至近现代,充盈史册,不胜枚举。

宋朝建立后,其北部边界基本上继承了五代后周的疆界,大致在易水、白沟河一线。从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率兵亲征北汉,辽兵援北汉开始,宋辽之间就争战不断。公元986年(雍熙三年),宋太宗下诏北伐契丹,宋辽战争再次爆发。北宋名将田重进时任定州路都部署,也就相当今天的军区司令,率领大军杀出飞狐口,大败辽兵,生擒辽国骁将大鹏翼及其监军马赟、副将何万通及辽军3000余人,斩首数千级,俘获以万计,连取飞狐、灵丘、萧州等州县。后终因进攻幽州的宋军进展迟缓,田重进只好又退回定州,此次战役以失败告终。

此后,宋辽多次交战, 均告无功,涞源县及以北地区。飞狐峪“一炷香”并飞狐古道在倒马关西北的唐河谷道一段,属辽国境内,交通因而阻断。宋与辽之间往返只得走河北中部雄县、清河、大名、濮阳的驿路,而河北和山西之间的交通,则多经由当时称为土门道的井陉古道。

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篇脍炙人口的长诗《长歌行》, 诗中为此慨叹道:“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飞狐峪这一带山势高达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到2500米之间。飞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绵延20余公里,最宽处70米到100米,最窄处仅4米。从涞源县城进人飞狐峪,峡谷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一线天、 二郎神眼、一-炷香、六郎箭眼、天桥宝镜、葫芦峪、八仙洞、黑石岭,这些景观如诗如画,时而陡壁挡面,时而豁然开朗。山峰怪异,谷幽奇险,鬼斧神工。山上草木繁茂,山花烂漫,飞禽走兽,鸟语花香;古道内则是松涛阵阵,凉风习习。畅想着发生在这里历史故事,令人遐思无限,心驰神往。

如今,宽阔平坦的张石高速公路穿越古道,昔日的崎岖山路已成为历史。人们在享受便利交通的同时,还可以领略飞狐古道的绮丽风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开发飞狐古道的旅游已成为现实。目前的飞狐峪景区共分三大景段:飞狐峡谷景段、马蹄梁景段、空中草原景段,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太行山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会陆续给大家介绍,欢迎关注我。
本文作者:旅行小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