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的封建王朝更迭,走马灯一样,数秦朝对后世影响最大野史趣闻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 年。周朝共延续约八百年的时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到公元前771年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的历史开始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势力衰落,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地发动兼并战争,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相继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等霸主,史称“春秋五霸”。诸侯争战改变了西周时期小国分立的政治格局,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同时也打破了各族之间的地域界限,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变法,其中最早的是魏国的李悝变法,成效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六国为了共同对抗秦国,建立了政治联盟,称为“合纵”。秦国为了拆散六国联盟,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这种政治策略被称为“连横”。从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凭借强大的武力,先后消灭了魏、楚、燕、赵、齐、韩六国,至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时代,从而拉开了封建王朝统治的帷幕。秦朝建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人称他为秦始皇。秦朝只传了三代三个皇帝,立国仅15年。但它的疆域却极为辽阔,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始皇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均集中起来。在朝廷,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辅佐皇帝;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领土划分为36郡(后增至四十多个郡),郡下设若干个县,由皇帝委派郡守和县令治理。

秦始皇将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用的货币,把小篆定为标准字体,并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秦朝建立的行政划分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还在沿用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使得全国的交通更快捷、方便;文化交流更容易进行;统一的度量尺度,也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并征调数十万百姓到岭南居住,对当地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防御匈奴人南下劫掠,保卫北方边境,秦始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并派兵驻守。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将除了秦国史书、医学、卜筮、种植等书籍以外,民间所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律烧毁,并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方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征调了大批民工为他修建宫殿,其中建造阿房宫的人数达七十多万。在他为自己修筑的骊山陵墓中,用珍珠嵌成了日月星辰,用水银造成 了江河湖海。秦朝当时的人口约有二千万,每年被征调去服役的就有上千万人,男子不够,就征调女子。这使得许多田地荒芜,广大农民负担着沉重的赋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人民稍有反抗就会受到严酷的刑罚。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爆发大泽乡起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却点燃了人民反抗暴秦的烈火,随后就有了刘邦、项羽的起义,灭秦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建立了汉朝。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本文作者:曾经雨瑜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