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身世背后的秘密野史趣闻
这一年,宋真宗的皇宫里来了一位杭州女子李氏。李氏长得清秀怡人,稳重大方,吴侬软语,甚是可爱。她本是给刘皇后做侍女,宋真宗看到她非常喜欢,就临幸了她。第二年,她就生下了未来的宋仁宗赵祯。刘皇后自己并无子嗣,见到自己的宫女给皇帝生下了一大胖小子就动起来脑筋。她命人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宋仁宗抱走,交给杨淑妃抚养。这位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大概前世是买光了世界上所有的彩票吧。随着他上面的哥哥们一个个相继夭折,他没有打怪就一路晋升为替补太子。宋真宗一死,年纪十三岁的宋仁宗就承继大统,刘皇后也成了掌握实权的刘皇太后。也不枉她当年独具慧眼,今日可以母仪天下,垂帘听政。
(宋仁宗赵祯,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氏当然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已经贵为当朝天子,她依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后宫之中干着奴婢的活,她只能在有机会的时候偷偷地看看儿子。宫中的知情人因为惧怕皇太后,也不敢向宋仁宗讲出实情。宋仁宗自然也无从知晓自己的亲生母亲其实另有其人。
明道元年(1032),李氏被升为李宸妃。没多久,李宸妃就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开始,刘皇太后打算按照普通宫女的级别治丧,不得在宫内进行任何仪式。但丞相吕夷简却持反对意见,他主张要厚葬李宸妃。刘皇太后特意将宋仁宗请开,对吕夷简说:“宫里不过死了一个下人,丞相说了这么多话,究竟想要怎样啊?”吕夷简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当朝丞相,宫内宫外的事情,我都有权进行干预。”刘皇太后一听就生气了:“丞相这是要离间我们母子!”吕夷简正色地回答道:“如果太后以后不想皇帝想念您,那我就不再罗嗦了;如果太后希望皇帝以后可以念您的好,就请厚葬李宸妃。”刘皇太后听罢,顿时醒悟,于是下令按照太后仪制厚葬李宸妃。不仅如此,吕夷简还特意嘱咐要买水银实棺,以便保存遗体。
果然纸包不住火啊!第二年,刘皇太后也去世了。燕王告诉宋仁宗“陛下乃是李宸妃所生,妃死于非命。”宋仁宗听后,万分悲痛,几天都不能上朝听政。宋仁宗下旨册封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并亲自前往容棺改葬。当他看到自己的生母装的都是皇太后的服饰。水银的防腐功能使得李宸妃‘玉色如生’,完全不像有人害死的样子。宋仁宗也颇感欣慰,无不感叹地说:“口口相传的流言实在靠不住啊”,对死去的刘皇太后也更加尊敬。
丞相吕夷简在解决宋仁宗认亲这个敏感问题上功不可没,他非常担心宋仁宗一旦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就会进行深入调查,对于李宸妃生前所受的委屈欺负进行追究、报复,而刘皇太后将是首当其冲。这一定会导致后宫斗争不断,演出宫廷人寰惨剧。一千多年以后,看惯了宫斗戏的我们回看这段史料,不得不敬佩丞相吕夷简的政治智慧。
声明:文字版权归虎贲资产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作者:虎贲资产(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