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说:这位匈奴族大臣死了,霍光家族才敢杀皇后造反导致灭族野史趣闻

2018-11-08 16:05:11

明末清初三大学者之一的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说:武帝遗诏封日磾及霍光、上官桀为列侯,日磾不受封,光亦不敢受。日磾不死,光且惮之,况桀乎?桀之逆,日磾亡而光受其欺也。霍光妻子之骄纵,至弑后谋逆以亡其家,无日磾镇抚之也。

意思很简单:金日磾、上官桀、霍光同是汉武帝托孤之臣。金日磾功高但没有封侯,霍光急急地在其临终前给他封侯,就是为了日后给自己封侯。金日磾没死,霍光就有怕的人。他死了,霍光就受到了上官桀地欺负。到后来,霍光的老婆日益骄横,以至于谋杀皇后、造反等大罪因之被灭门。为何?都是因为金日磾死了,没人镇得住了。

对于西汉的历史,大部分对前期比较了解。汉武帝后期,最为著名的大臣就是霍光了。这位金日磾是谁?为啥有这么大的威力?

为什么王夫之这么说?因为金日磾这个人49岁就死了,实在可惜。

金日磾画像

金日(通“迷”)磾(通“敌”)字翁叔,他本来是休屠王的王子。14岁那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从陇西闪击北匈奴,他率领1万人马打得匈奴浑邪王丢盔弃甲。

浑邪王惨败后知道匈奴王会为此杀了他,便邀请休屠王一起投降汉朝。半路上,休屠王后悔了,你打了败仗怕被杀,我没有呀,因此,想回去。浑邪王见状,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休屠王。浑邪王率四万多人投降了汉武帝,休屠王被杀,孩子老婆们失去了依靠,自然也担惊受怕地跟着投降了。

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金日磾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甭管怎么样,他和弟弟以及母亲的命保下来了。金日磾自小在匈奴长大,对于战马养殖自然不陌生,再加上自己王家贵族出身,不自然地就带出了一股傲气。

汉武帝有一次高兴,要看看战马养得如何,便开始看马,这一下儿,汉武帝高兴了,这些战马养得非常好,养马的人也非常让人喜欢。武帝便随口问了问此人来历,一问才知道是当年的休屠王的王子,更是喜欢,便以缴获的祭天金人为纪念,赐其汉姓金,拜为马监。

封建社会皇帝一言九鼎,受到了皇帝的喜欢,金日磾官运亨通。之后,被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汉武帝外出的时候,金日磾随皇帝同乘一车;汉武帝在宫中批阅奏章,金日磾就陪同在皇帝身边帮着出谋划策。

现在也有许多人因为自己能力不行、思想偏狭,不思己过、反诸他人的人,说自己不行就源于对何人何人地照顾,如果没有他我就出头了的人。其实,没有那个人,他也不行。照顾一个,你就缺这一个人比你次?

现在都如此,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人。金日磾被汉武帝看重,一些人就开始在底下嘟囔:他就不是一个匈奴小儿嘛,有啥值得高看的。

汉武帝这个人,之所以能够文治武功令人印象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其性格与他人不同,再加上谋略较高,他能像那些人那样嘛,更不会听燕雀之鸣而改变自己。你不是说嘛,那好我对这位匈奴降臣更好。你不生气吗?好,你继续生,气死你。

金日磾也确实争气,出的主意、智谋都非常了得,而且这个人大孝。咱们汉人讲究孝,少数民族也如此。汉武帝为了考验他,在甘泉宫为他的母亲画了画像,金日磾每次见到母亲的像都要偷偷地哭泣。汉武帝听人汇报后非常满意。

不过,我有一点对金日磾有些不满。就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宫女玩闹后就杀了他。其实,联系一下,他这样做恐怕也有苦衷。

金日磾与父亲

其一,身处在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你知道汉武帝啥时候生气,万一生气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二,他的行为确实有些放荡,汉武帝念及弄儿(汉武帝给金日磾之子取的名字)小时候很喜欢他,可以饶他。但问题就在于,汉人中的一些极端者本来就对他不满了。这些人以此作为把柄的话,在汉武帝因为公事儿心烦的时候、其他匈奴族大臣犯罪的时候,上本给自己扎针儿。那可怎么办?到时候就会上升到政治问题,那可不是他一个儿子的事儿了,而是整个家族可能会被灭门。

因此,金日磾把这些苦衷和大发雷霆的汉武帝说了后(当然也不可能全说),汉武帝明白了他的苦衷也就原谅了他。

可以说,在当时,金日磾的政治地位很高,而且对于一些真正希望国家郝的人看来,他的民族属性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真心忠于汉朝,也很有能力,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死后的三大托孤大臣中,金日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

匈奴族大臣金日磾勇救汉武帝

大唐心胸:在华的不同国家人冲突归我管,同一国家按该国法律处理

大唐待我不薄,兴也跟你,败也随你,与玄宗颠沛流离我毫无怨言

大唐胸怀:非我族类也要一视同仁

唐末五代时兴认跟儿子,李克用与十三太保的太保们都有谁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