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除去这件事之外,朱仝是完美的野史趣闻

2018-11-08 15:33:51

说起《水浒传》里的美髯公朱仝,无有人不称赞。

义放晁盖、宋江,私放雷横。桩桩件件,都能体现他的义薄云天。

虽说因江湖义气而徇私枉法,但却是的化身。

作为都头的朱仝,因徇私枉法,有了一丝江湖气。但他与其他好汉不同,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相对而言,朱仝是完美的。

之所以是相对而言,是因这件事。

朱仝私放雷横之后,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

朱仝运气好,沧州知府赏识他,小衙内喜欢他。

就这样,朱仝当起了保姆

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年例各处点放河灯,修设好事。当日天晚,知府夫人吩咐朱仝抱小衙内看河灯。

朱仝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恨不得天天一起玩。因此,兴高采烈的抱小衙内出去。

出去后,朱仝像爸爸一样,将小衙内驮在肩头上,望地藏寺里去看点放河灯。

这一幕,相信几乎所有朋友都是熟悉的,我们的父亲,也经常把我们驮在肩头上。

很有爱,很温馨。朱仝喜欢小衙内,想必是将他看做自己的儿子。放了雷横,朱仝被刺配沧州,见不到儿子。因此将对他的爱,放在小衙内身上。朱仝不仅是江湖好汉的好兄弟,还是一个好爸爸。

绕寺看了一遭,又来水陆堂放生池边看放河灯。小衙内爬在栏干上,看了笑耍。

就在此时,一双有力的手拽朱仝的衣袖,原著道:哥哥借一步说话。朱仝回头看时,却是雷横,吃了一惊,便道:小衙内且下来,坐在这里,我去买糖来与你吃,切不要走动。小衙内道:你快来,我要去桥上看河灯。朱仝道:我便来也。转身却与雷横说话。

面对雷横,朱仝没有任何防备,他是自己的兄弟。

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朱仝才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与雷横说话,吴用出现,劝朱仝上梁山泊入伙。可朱仝不想去,他刺配在沧州,一年半载便可还乡复为良民。

于是,拒绝了吴用。

吴用与雷横倒也识趣,马上离开。

可是,朱仝回来,不见了小衙内,两头没路去寻。雷横出现说,哥哥休寻,多管是我带来的两个伴当听得哥哥不肯去,因此倒抱了小衙内去了,我们一处去寻。

后面的事,大家都是清楚的,李逵害了无辜的小衙内。朱仝被迫上梁山泊。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段之后,大骂李逵、吴用、雷横不是人。

好,骂得好。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朱仝的粗心。

看孩子,最忌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一旦离开,便有危险。

小孩子不懂事乱蹦乱跳到处跑,容易出意外;不法之徒会拐跑孩子等等。

朱仝转身离开的时候,小衙内面临这样的危险。

当时看花灯的人极多,小衙内也好动。就算李逵不抱走他,他也有危险,且危险系数极高。

朱仝想过这一点吗?应该没有。

假如有,他便不会离开,他会选择把小衙内送回府,然后再与雷横等人说话。

换做是他自己的儿子呢?绝不会这样。虽然喜欢小衙内,但也不是亲儿子,还是有马虎的地方。

当然,有朱仝怕雷横出现被抓或者连累自己的可能。但这也只是可能,看灯人多,被发现的几率微乎其微。

不管怎么说,朱仝看孩子这件事办砸了。连个孩子都看不好,他朱仝也是愚蠢到家了。

这件事是朱仝在《水浒传》里的唯一污点,你可以说吴用、李逵有心陷害,但你无法为朱仝大意开脱。

此事对朱仝影响很深,之后的他小心谨慎。

征讨方腊还朝后,授保定府都统制,后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当官,更要小心。朱仝能成为梁山好汉官做的最大,结局最好的一位,与他的小心分不开。而这小心谨慎,与他当年大意间接害死小衙内也是有关的。

吃一堑,长一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时很难。

本文作者:萌书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