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环状布局:胜负全在环之四边野史趣闻

2018-11-08 13:06:03

战国七雄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是各有特点的,由此造成了七国的不同外交策略。

在地图上,东边是齐国,南边是楚国,西方是秦国,北方是赵国(燕国的实力很弱,很少参与中原大战),而地图的中间是魏国与韩国。

在这样的格局下,四个边上的国家都有向中心扩张的冲动,而中心的国家常常受到了各方的攻击。

在秦国一统六国的过程中,中间的魏韩首当其冲,很早被消灭了。但如果不是秦国统一天下,换做是其他国家,也会从这两个国家打开缺口的。

那么,这四个边上的国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齐、楚、秦、赵,这四个国家中,秦国最强,用吞并天下之心,所以其他三国都有较强的结盟需要。

1、楚赵之间

楚国与赵国的关系,在史上上记载较少,似乎这一南一北的国家少有交集。然而我们只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楚赵两国间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战国时期有一块天下闻名的美玉,叫和氏璧。它原产于楚国的荆山之中,采玉人卞和把它献给楚王。连续献了四代楚王,这块玉石的价值才得以为世人所识。和氏璧从此成为楚国之宝。但是,楚国为了交好赵国,与赵国王室结亲,就把这块宝玉献给了赵国。于是,后来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讲的是秦王想占为己有,却被赵国大臣蔺相如设计取回的事情。

用天下少有的和氏璧作为两国结交的信物,可以想见,楚赵两国关系非同一般。

2、赵齐之间

赵齐两国存在着长远的友好关系。在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中,这个赵太后就是齐国的女子。这个赵太后一度掌握了赵国的政权,对于自己的娘家也是十分的挂心。有一次齐国使臣来看望她,她就问齐国的百姓如何君主如何。使者不明白为什么要先问百姓后问君主,赵太后就解释说,没有百姓就没有君主。很有孟子“君为轻”思想的意味。而赵太后,又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了齐国做人质。

由此可见,赵刘两国为了营造良好关系,也下了不少功夫。

3、楚齐之间

楚齐关系的重要性,从秦国的动作就可以侧面反映出来。秦王派出张仪离间楚齐之间的友好关系。张仪不惜用欺诈的手法,诱使楚王断绝与齐国的往来。他许诺给楚王600里地的好处,楚就派使者到临淄大骂齐王。齐王大怒就不再与楚国交好了。后来楚王发现上当受骗,就单独发兵攻打秦国,结果却是大败。楚王醒悟过来,已派出屈原到齐国去修好关系。

而秦国为了对付这三个国家,不仅竭力拆散他们的同盟,而且将“用间”之术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秦国有一整套对付齐国的手段。

齐国是个强大的东方大国,秦国最怕它作为其他诸侯国的后援。于是他基本上采取与之和好的策略,不管是连横之术,还是远交近攻,秦国都将齐国另眼相待,尽量让它保持中立,不影响自己对其他国家的征战。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齐国在战国后期基本上作壁上观。

其次,秦国对付赵国也是相当成熟的手段。

秦国拉上了弱小的燕国,让它作为赵国后方的牵制力量。此外,秦国向赵国大量派出间谍,使用金钱攻势,拉拢亲秦派,打击反秦派。用这一方法,让廉颇下台,使李牧被杀。

再次,秦国对付楚国也是明确的思想,就是要剪除楚国的帮手,让它独立与自己对抗。

像前文所说的,张仪诓骗楚王就是一个例证。在齐国走向“孤立主义”后,楚国没有了强大的外援,不得不与强秦对抗,其结局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说,战国七雄之势,犹如环状,环之四方各有强国,环之内部为四战之地。这样的形势造就了复杂的斗争。

本文作者:老猫讲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