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木牛流马”的故事野史趣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世人皆知,陈寿的《三国志》无人不晓。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然,隆中的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则是世界上第一辆木牛流马的事情。
相传当时诸葛亮与黄月英订亲之后,黄月英就想考考诸葛亮,看他是不是人们所说的过目不忘,智慧超群。便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如果真的让新娘子步行,岂不是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上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为了这个事,诸葛亮可真是吃不好睡不着,想了好多办法,设计了好多方案,但都不是很完美,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一天,诸葛亮和书童去棋山,他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正在冥思苦想,突然,有人大喊:“牛惊了,牛惊了”,他连忙过去一看,原来是拉磨的牛,拖着碾磙向山下冲去,诸葛亮看着碾磙发呆。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这天,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大喜之日。一大早,黄家就来了很多人,大家除了来道贺之外,还想来看看,诸葛亮怎么把新娘子接走。议论纷纷之时,迎亲队伍敲锣打鼓的来了,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由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虎木马的原理而制造的木牛流马。原来,这个木牛流马的灵感还是来自黄月英。所以说,诸葛亮娶了一代才女,而黄月英在以后的生活中,给诸葛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作者:描摹人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