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最初的梦想,大汉征西将军,可是到死也没能实现!野史趣闻

文-七点,原创图文,侵权必究!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太多的三国方面的书籍,三国的历史之所以为后人所喜欢,因为这将近百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数之不尽的将军、智者、谋士出现在在三国历史的舞台上。

读历史的时候,总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喜欢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因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不是因为多聪明,很多人也许对这一点疑问很大,喜欢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因为他的成就那是因为什么?
我想说,其实我们很多人读历史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将历史架空,什么是将历史架空?
那就是很多人都会忽略一个人的背景,他当时的社会地位,他家族给他带来的种种便利,这些因素很多人都会去选择去弱化,甚至是忽视它们这些举足轻重的历史因素。

曹操的出生对于东汉的世家大族来说很低,但是他有一个做太尉的爹,虽然这种出身在三国时代经常为世家大族所不齿,但是曹氏和夏侯氏确实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曹操也凭借他爹的身份能够很快的获得比别人更为优质的资源,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能够拥有很多优质的人脉,譬如四世三公的袁绍。

当他真正的崛起后,这些世家大族依然能够和他并肩抗衡,颍川的荀氏、清河的崔氏、还有名门望族的杨氏,这些庞大的士族领袖家族对于曹操而言是必须要争取过来的对象,而曹操在和世家大族周旋的过程中,最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一边提高曹氏、夏侯氏的领袖位置,一边在打压士族领袖,这种极其复杂的势力平衡,直到曹丕时代才被踹翻。

当曹操横扫北方群雄,一度想要称霸江南的时候,他失败了,赤壁大战他被孙刘联盟打败,退回了他的北方大本营,然而这次的失败也招来了世家大族的耻笑,大致的意思是,你曹操太过嚣张,你曹操自不量力。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这是曹操一生所说的最为感动,也最能表达自己志向的话,他知道从他将汉献帝带回许昌的时候,他就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他是政治家,他是军事家,他是诗人,他懂得在分寸之间做出一种合适的选择,所以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他都没有称帝。
说他是匡扶汉室也好,说他是挟天子令诸侯也罢,这些都应该后人评价。
曹操最初的梦想,是大汉王朝的征西将军,他最初的梦想是能够在去世的时候在自己的墓碑之上,刻上“汉征西将军曹候之墓”。

幸运的是,他孤军奋战的过程遇到过关羽那样的义士,也曾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也曾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大战一场,他横扫天下群雄。

但是他也失败过,也曾目睹自己被打败。
赤壁大战,他大败孙刘联盟。
汉中大战,他大败川蜀刘备。
经历过这些,他明白不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失去关羽他明白,他自己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感性人。

曹昂、曹安民、典韦、郭嘉等等这些曾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即使他有万般能耐,他也救不了他们。
曹丕、曹植、曹彰这三个亲兄弟,这三个他亲眼目睹长大的亲儿子,即使他有万般能耐,他也想不到他们的自相残杀。
他将历史推上了精彩的顶峰,三国之所以精彩,除了那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更为重要的是有曹操这样一位英雄,他真实的存在在三国,他是建安文化的领头人,他热爱文化,也喜欢聪慧的读书人。

陈琳、杨修他们曾经都是曹操喜欢的人,但是同时也聪明的让曹操感觉可怕,他俩是政治牺牲品,也是曹操的最有价值意义的刀下鬼。

读完三国不免觉得遗憾,曹操没能实现他的梦想,却亲眼目睹尘世间的血腥屠杀,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曹操确实三国最为成功的政治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历史空间站(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