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野史趣闻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合称战国四大名将。刚好是两个是秦国将领,两个是赵国将领。
秦昭王时代名将白起,功勋卓著,秦昭王十四年,伊阙之战,以避实击虚的战法全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攻陷五座城池;秦昭王二十九年,鄢郢之战,攻陷楚国都城郢都,焚毁夷陵,使楚国弃都而迁陈城;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斩首十三万;秦昭王四十七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胜,坑杀破赵军四十万。
秦始皇时期名将王翦,基本上秦统一六国的大战都有王翦的身影。秦王政十七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灭赵国;二十年,在易水之西打败燕军,次年取蓟城,灭燕国;三十四年,攻入寿春,掳楚王付刍,灭楚国;王翦之子王贲灭魏国。
廉颇,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五年,与秦韩魏楚五国联军伐齐,大破齐国,拜上卿。在阏与之战,与赵奢将军一道大败秦军。在赵孝成王,长平之战,被秦国反间计换下。赵孝成王十五年,在燕国攻打赵国的战役中,廉颇领兵反击,鄗城大败燕军,杀死燕将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燕国割让五座城求和,赵王才答应停战,廉颇被封信平君。
李牧,赵国名将,在赵国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次打败秦国铁骑。悼襄王二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方城。
四大名将,白起和廉颇算是同时代,王翦和李牧算是同时代有过对抗。然而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白起被秦昭王冤杀,虽身死而功业成,留下了一代名将赫赫威名;廉颇在长平之战被秦国反间计算计,被临阵换下,后续对燕国作战达到了他人生的高峰,之后历经赵悼襄王时代,出走魏国,但未受重用,后眼看被启用之际,被郭开中伤,说虽然能能吃,却一顿饭去三趟厕所,廉颇老矣,最后在楚国郁郁而终,廉颇在初期适逢赵惠文王执政,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才华能得以施展,碰到孝成王,就委屈多了,碰到平庸糊涂的悼襄王,就只能远走他乡;王翦算是很聪明的,历经四代秦王,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得以善终;李牧在混账的赵王迁和奸臣郭开的手里,被冤杀。
名将的诞生,都有赖于大争之世。战国名将辈出,然而名将成就大业,却更赖于的所奉君主。白起长平之战获胜,是政治和军事的双重作用,没有后方粮草辎重供应,没有举国动员,没有范雎的反间计,长平之战很难获胜。廉颇在赵惠文王、孝成王时有大作为,到了平庸君主,只能出走他国,客死异乡;王翦适逢雄主嬴政主政,秦国空前强大,才成就了不世功业。李牧就惨的多,军事才能再高,有奸臣掣肘,昏君猜忌,李牧本身之只长于军事,弱于政治,落个惨淡收场!
明君与名将,军事与政治,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本文作者:莫折柳的乱弹(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