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怪癖:母亲霸占皇权,他却爱逛青楼,结果染上梅毒凄惨死去野史趣闻
研究中国历史的朋友都有一个共识,清朝基本上是昏君最少的朝代。比起那些嗜杀如命、鱼肉百姓的皇帝比起来,清代的皇帝最多就是性格懦弱,能力不济而已,没有过特别恶劣的行径,这也是十分罕见的一个现象。然而,在满清入关的10个皇帝中,有一人却名声极差,最后死得也很惨。他就是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本命叫爱新觉罗·载淳,他是道光帝的孙子,咸丰帝的长子儿子。咸丰帝是清代最后一位实际掌握皇权的帝王,然而他生性懦弱,资质平庸。面对列强的不断入侵,他始终处在高度紧张却无能为力的心态里,长期的压抑令他身体日渐糟糕,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兵锋直指北京,咸丰帝吓得立马逃往热河避难,过度惊吓和旅途劳顿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年的8月,咸丰帝在承德驾崩,享年31岁。
咸丰帝一死,他唯一的儿子,年仅5岁的载淳继位。由于过于年幼,咸丰帝临死前进行了托孤安排,令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辅佐皇帝。然而,他的皇后也就是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却另有心思。慈禧暗中联络了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除掉了顾命大臣,随后又反手将自己的盟友恭亲王罢免,这样朝廷大全就尽入慈禧之手,大清帝国由此开启了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时期。

由于母亲是铁腕女强人,因此同治帝根本没有任何实权。期初他登基时选定的年号叫祺祥,然而慈禧将其改为同治,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既然大小事务均由皇帝做主,于是同治帝就不再留心政治了,他开始放飞自我,寻找生活中的乐子。而一旦皇帝想要玩乐,身边的太监就有了表现的机会。
于是,同治帝在太监的引导下开始频繁地私自出宫,期初只是在大街上转悠,看看热闹。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去逛青楼。由于宫内都是些规规矩矩的女人,同治帝在青楼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快乐,他逐渐迷失在了灯红酒绿之中。虽然慈禧曾多次严令皇帝私自出宫,但是已经上瘾的同治帝根本不停劝,反而变本加厉流连在风月场所之中。

慈禧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由于过于放纵自己,年纪轻轻的同治帝染上了性病。这个病在今天看来是可以医治的,但是在那个年代是致命的疾病。而且皇帝染上这样的病,简直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耻辱,因此慈禧丝毫不敢声张出去,也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征寻名医。
最可怕的是皇帝的症状。起初他陷入高烧之中,整个头部都面红耳赤。渐渐地同治帝的身体开始大面积泛出红斑。而没多久,红斑就开始鼓起变成疱疹,有的疱疹膨胀到一定程度就自行裂开,里面的血水和脓水流的到处都是,散发出阵阵恶臭。御医们一看便知道了,这就是可怕的梅毒。

然而慈禧为了掩人耳目,一定要太医按照治疗天花的方式给同治帝开药。显然,她这时候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这个独子,而是成为了皇权的奴隶,变得不近人情。同治帝此后几天全身溃烂,连他的男根都化作了血水,最终全身的伤口崩裂而死,恶臭充斥着整个宫殿,其状十分凄惨。
本文作者:晨网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