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姨妈不正常?产后大姨妈调理这5点要注意野史趣闻

2018-11-08 08:35:28

母婴育儿新知,新手妈妈的贴身育儿手册

新妈妈在产后恢复月经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在宝宝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那么,产后月经何时恢复才是正常的?如果出现月经不正常的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

一、产后多久来大姨妈?

每个妈妈的情况不一样,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与妈妈的年龄、是否哺乳、晡乳时间的长短、卵巢功能的恢复等情况有关。

总体来说,没有哺乳的妈妈会比哺乳的妈妈较早恢复正常的例假。

不哺乳的女性一般会在产后的6~10周恢复月经;晡乳的女性恢复月经的时间会相应延迟,大多会在产后的4~6个月恢复。

友情提醒:无论大姨妈来或不来,平均都会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所以,即使是在哺乳期间的新妈也要注意邂孕哦~

二、 产后大姨妈量多/量少是什么原因?

1、第一次月经量非常多

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出血时间稍长,原因可能是:

(1)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如果以后的月经逐渐恢复正常了,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

(2)也有一些妈妈是由精神因素导致的,新妈妈过度的劳累、紧张等可以引起月经量多。

(3)妇科的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产后初次月经量大,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若是产后第一次月经出血量持续增多,出血时间过长(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2、第一次月经量少

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很少,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造成产后月经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

(1)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例如产后大出血。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

(3)产妇的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

(4)晡乳、气候突变、淋雨受寒、劳累怠倦等也都会造成月经量少。

此外,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肝病、糖尿病等,以及缺少维生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月经量少。

三、影响产后大姨妈的因素有哪些?

1、哺乳

产后第一次月经受哺乳影响最大,哺乳次数也与月经复潮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每天哺乳的次数越多、吸奶的时间越长,月经复潮时间越晚;由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母乳喂养的次数和吸奶时间会发生改变。

因此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越早,母乳喂养的次数及吸奶时间就会相应减少,月经复潮时间也会相应提前。

复潮发生的时间因人而异,除了受到哺乳影晌外,还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产妇年龄、卵巢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的情况等有关。

2、再次妊娠

对于产后长时间月经没有复潮的新妈咪,要警惕再次怀孕的可能。不哺乳的新妈咪一般在产后约10周恢复排卵,哺乳的新妈咪则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另外,产后月经复潮比较晚的妈咪,大部分在首次月经来潮前已经排卵,所以即使妈咪月经没有复潮,却也有可能怀孕。

可见,月经没有复潮之前,恢复性生活也应该注意避孕。如果长期等到产后的“第一次”月经,那么应该自行检验或者去医院确定是否再次妊娠。

3、席汉氏综合症

是指由于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导致妈咪脑垂体缺血性萎缩、坏死,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减少,从而没有月经来潮。

席汉氏综合征还可能导致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失调,出现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菱缩、基础代谢低及毛发脱落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产后大姨妈如何调理?

1、不能着凉

产后本来女性的体质就相对虚弱,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身体也会慢慢的恢复过来。从月子期间不能接触凉的食物以及事物到后来渐渐的自己给宝贝洗衣服做辅食,这些都会接触到凉水。没有恢复月经之前是可以的,但是月经回来后,这短暂的7天不可以接触凉水更不能吃凉的东西哦~

2、不能劳累

过度的劳累会增加月经量,并且也会加重身体的不适。虽然说在家照顾宝贝不可能静养,肯定会抱宝贝,现在的孩子多数也都是粘人的,不抱就哭。

那么月经期间新妈妈们就要想想办法,尽量减少抱孩子的频率,让自己多休息。

这个时候爸爸就要出来多分担一下咯!多抱抱宝宝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3、多休息

注意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时间,尽量不要让宝贝干扰你的睡眠。

如果晚上因为宝贝的哭闹而没有休息好,那么白天宝贝睡觉的时候你也要跟着睡上小会,这样身体才不会超负荷。

4、不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

月经期间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茶、咖啡、冷饮这些都不行,都会增加痛经的感觉,并且也会刺激子宫强烈收缩,增加月经量。

5、及时更换卫生巾,避免感染

产后女性的抵抗力相对弱一些,那么卫生巾如果不及时更换,很容易造成感染,引起妇科疾病。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

本文作者:母婴育儿新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