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刻卸磨杀驴杀了功臣胜保野史趣闻

2018-11-08 07:33:39

古往今来,多少强权人物都在功业已成之后进行了卸磨杀驴的行动。如刘邦、吕雉的屠杀功臣,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的除刺,斯大林的大清洗等等无一例外。甚至有人将赵匡胤看成了十分仁慈的君主,由此可见当功臣的不易。相比之下人们都关注了这些人,却有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人大家却忽视了,这就是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她在和恭亲王奕䜣等人一同发动“辛酉政变”后也弄了一次卸磨杀驴,这次杀的是胜保。

胜保是“辛酉政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

政变斗争的双方,一方为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另一方为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八大臣倚仗先帝遗诏,一开始占据上风,但他们的这种优势,最终因胜保投靠太后一方而彻底瓦解。因为胜保在当时,掌握着京畿一带的兵权。

胜保(?——1863年8月31日)作为促成辛酉政变的大功臣之一,事后本应极尽荣宠。但不到两年,胜保就领罪伏诛,究其原因,只能说是胜保自己作死。


胜保

胜保虽是武将,但他一开始是文官出身的。他的性格,是出了名的自命不凡。

《清史稿》胜保的本传记载:“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大考二等,擢侍讲,累迁祭酒。屡上疏言事,甚著风采。历光禄寺卿、内阁学士。”

胜保以举人出仕,居然能一路升迁到内阁学士,二品大员,在清朝算是少有。除了机缘之外,也说明胜保这个人是有一定能力的。

后来太平天国进犯武昌,胜保由文转武,成为了一名武将。胜保本来就自负文才,到了全是大老粗的军中,就越发自鸣得意,整天炫耀自己的才华。另外,胜保还自创了一套招降的套路,对付太平军屡屡得手。为了夸耀自己的能力,胜保特意刻了两枚印章带在身边,一为“十五入泮宫,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一为“我战则克”。

帮助两宫太后发动政变,扳倒“顾命八大臣”后,胜保更加目中无人。根据《清代野记》中《胜保事类记》的记载,胜保生平最崇拜的一个人,就是雍正朝的年羹尧。


叶赫那拉·杏贞

本来胜保是旗人,对上应该自称“奴才”,但他却学着年羹尧的样子,恃宠而骄,向皇帝自称“臣”。

不仅如此,胜保对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说话,也是口无遮拦。上奏时,总说先帝对臣如何如何,又说什么“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明摆着不把太后和皇帝放在眼里。当听闻朝廷准备任命其为陕甘总督时,胜保还大言不惭,要挟皇帝给他更高的权力。

如此跋扈之举,慈安和慈禧看在眼里,自然恨在心中。

胜保既然效仿了年羹尧的做法,那也不奇怪落了个年羹尧的下场。

因为胜保平日目无君上,私生活非常不检点,还经常肆意敛财,给了别人很多参劾他的把柄。湖北巡抚严树森上的一道奏疏,就称“回捻癣疥之疾,粤寇亦不过肢体之患,唯胜保为心腹大患。观其平日章奏,不臣之心,已可概见。至其冒功侵饷,渔色害民,犹其余事。”

慈禧本有惩治胜保之心,如今抓到把柄,正好派多隆阿前去擒拿胜保。胜保下狱后,刑部审出他三条罪名:一是招抚的苗沛霖、宋景诗降而复叛,戕官据城;二是贪污枉法;三是诬告参劾他的官员。三罪并罚,赐其自尽。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谕旨中这三条罪名,虽是胜保被判刑的理由,但其目无君上,拥兵自重,才是真正的获罪原因。曾国藩是看在眼里,惊在心中,因此后来立下平定太平天国的巨大功劳,也不敢露出一丝骄蹇之状,这才得以明哲保身,没有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本文作者:孟德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