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慈禧是如何从一个深宫妇人,一步步走上夺权之路的?野史趣闻
咸丰死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三,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咸丰以为,自己这样的安排,可称绝妙,八大臣之间本就互相牵制,再加上两宫太后的印章,大家互相牵制,互相平衡,才能保证帝权。其实,咸丰皇帝这样的安排,依然可以看得出,明显是偏向两宫太后,毕竟,不管八大臣做怎样的决议,最终还是需要两宫太后的盖章,方能实施。
图片
尽管咸丰为了这番安排,苦心孤诣,但权力之争,还是在他死后不久就上演。
在咸丰的遗诏里,可以说是有意识的遗漏了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当初,道光皇帝就在咸丰和恭亲王之间犹豫不决,恭亲王比咸丰更有才干,道光帝也曾想过将皇位传给他,虽然最终还是选择了咸丰,但是咸丰对自己这个弟弟也充满了忌惮,让恭亲王一直不得重用。此次,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帝让他留下议和,而等到自己留下遗诏的时候,却又将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恭亲王内心的愤懑,也就可想而知了。八大臣掌握了政权,此后朝堂上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刚好,新帝的母亲,慈禧太后,也是一个权力欲望很重的女人,而八大臣却频频以咸丰皇帝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故事,来压制两宫太后,慈禧也是一心想要将八大臣斗倒。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图片
此时,两位太后,小皇帝,八大臣仍在热河行宫内办理政务,恭亲王要求倒热河行宫内拜祭咸丰帝灵柩,八大臣极力阻止,两宫太后却坚持批准,就这样,恭亲王在火药味十足的情况下来到了热河,与两位太后进行了一次秘密磋商,足足谈了两个小时。
恭亲王在热河滞留六天,尽量在肃顺等面前表现出平和的姿态,麻痹了顾命大臣。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破釜沉舟,死中求生,睿智果断,抢夺先机,外柔内刚,配合默契。恭亲王奕䜣同两宫太后密商决策与步骤后,返回北京,准备政变。此时,咸丰皇帝刚驾崩十三天。
御史董元醇上请太后垂帘听政,正中慈禧下怀,八大臣却是大加反对,以咸丰皇帝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故事,拟旨驳斥。两宫皇太后与八位赞襄政务大臣激烈辩论。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据史籍《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小皇帝吓得尿了裤子。
图片
而恭亲王那边,先回到京城控制兵权,一切准备就当的时候,两位太后和小皇帝先八大臣一步回到京城,向留守官员哭诉八大臣飞扬跋扈,欺君罔上,置先帝的嘱托于不顾,抢占了先机。
而等到八大臣返回京城的时候,一切都已成定局,他们也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了。这些咸丰皇帝亲自指定的辅佐大臣,还没如何辅佐皇帝,就已经败在慈禧和恭亲王手中,史称辛酉政变。
本文作者:小D杂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