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眼福!雍正御笔匾额宝鉴野史趣闻

2018-11-07 17:32:00


雍正大帝


雍正是位奇特的帝王,出色之才华、刚强之性格、传奇般的政治生涯,皆令人感叹。纵观雍正的存世墨迹,其书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畅朗娴熟、文雅遒劲,行笔疾迟有序,气脉贯通,是历代皇帝御笔书法中不可多得的。

生民未有



曲阜孔庙孔府孔庙里有块牌匾,上书“生民未有”四个大字,这块匾是就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雍正三年御笔所书。



雍正皇帝御笔亲赐“生民未有”匾额给孔府,也表示了对孔子的崇敬。 “生民未有”句的出典可追溯到孟老夫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意思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没有像孔子那样的圣人。

中正仁和


养心殿“中正仁和”匾,雍正皇帝亲题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说的就是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勤政亲贤



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匾,雍正皇帝御笔


这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对自己提出的“克尽职守,勤政爱民”的要求。西暖阁位于养心殿,“勤政亲贤”匾体现了这个皇帝对自己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建牙伟略



雍正“建牙伟略”匾额

“建牙伟略”,四字,是雍正皇帝所书,尺幅巨大,壮观之极。字匾中上方钤有“雍正御笔之宝”大印一枚。“建牙”,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记有:“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则有建牙(祭旗)之事。”古时大将出征建立军旗,谓之“建牙”,武将出征亦谓之“建牙”。“建牙伟略”乃赞扬武功之伟,计谋之深。


敕建觉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今山门高悬一块青石匾大钟寺额,这方石匾用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匾额四周用浮雕的手法雕刻有九条五爪飞龙,龙身盘曲,身姿灵动,须发飘逸。龙身周围雕刻有缭绕的云雾与焰珠,云龙纹饰之内浮雕有一周仰莲纹,上双钩镌刻有“敕建觉生寺”五个楷书大字,这五个大字也被认为是雍正帝御笔,其字大逾迟,字口填金,字体端庄,笔锋毕现,一丝不苟,足见书写者的虔诚。

宗风真脉



雍正御笔“宗风真脉”匾额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寺中山门殿正门上有一块金灿灿的“宗风真脉”四字匾额,这便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御笔。两边楹联:“发菩提心悉使众生离诸苦,得正法流普于十方演妙音”,这是元代僧人继善血书《华严经》中的偈诵。


山门殿正门


恪恭首牧



雍正皇帝御笔“恪恭首牧”匾额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大堂内部的布置,是按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的样子复原的。进入大堂让人感到森严肃穆。正中上方悬挂一方匾额,上书“恪恭首牧”。据说,这也是雍正皇帝御笔,用以褒奖赞誉克勤克俭的直隶总督唐执玉的。

光辉万古



大雄宝殿内的雍正御匾“光辉万古”


在广胜寺上寺大雄宝殿内,释迦佛像的中上方,悬有一方“六龙双珠匾”,上写“光辉万古”四个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这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写的,人们叫其为“雍正匾”。

本文作者:人生有味是清欢(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