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非功过该如何评说?或许从他这个身份可见一斑野史趣闻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新觉罗 胤禛和孝圣宪皇后第四个儿子,本名爱新觉罗 弘历,是中国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争议的皇帝,一生可谓赞誉与毁誉参半。
有对他进行赞誉的,认为他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之一,如在他统治时期,人口竟比康熙皇帝统治时期翻了一倍,而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因此,人口越多的朝代,统治者治理的就更好,老百姓生活的也就更幸福。
也有说他编修文化典籍,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对中国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外,他还在其祖宗的基础上,统一了整个新疆,进一步巩固和开拓了中国疆域的版图,维护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
也有说他非常孝顺,如早晚必对他的母亲问安,为了讨好他的母亲,在其母70大寿之际,更是不惜花费数千万两银子,要知道他可是位非常节约的皇帝。
当然,还有对乾隆皇帝进行毁誉的。如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最疯狂的文字狱制造者,在位64间,仅仅大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小的文字狱更是不计其数,数不胜数;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的最大破坏者,一生毁坏的图书3100多种,15万多部,比起大家熟悉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极; 认为他故步自封、自称清朝为天国,将“闭关锁国”定为基本国策,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最佳时机 。自此,清朝在科学技术上逐渐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可以说清朝末期惨遭西方的侵略、凌辱,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乾隆,这样一个皇帝,论功不及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论过又不及夏桀商纣,宋宗明祖。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评价乾隆皇帝呢?
或许当我们不纠结于他的这些功过是非,而应该关注他的另一重身份:“诗人”,可能会变得容易起来。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作诗最多的人,创作的诗更是多达42613首,比《全唐诗》2000多名诗人作的诗还多,堪称最喜欢作诗的人,按他在位60年来看,一天竟然要作诗达3首之多,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许解读乾隆皇帝的钥匙就在于此。
他是一位风流才子,不然不会作诗如此之多,作诗如此之勤,真实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然而令人难以想像的是,他这些诗竟然没有一首让世人传颂,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他的诗都不受人们追捧,原因则令人发笑:他的诗作辞不达韵,毫无意境。然而乾隆皇帝却不管这么多,依然自我,作他的诗,全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想,乾隆皇帝就是一个“风流才子”,当他大兴文字狱时,毁坏汉文化时,抑或当他统一新疆,主持编修《四库全书》时,都是一股“任性”在作怪,都是那股“才气”在作怪。而当他做这些时,早就置后世评价于不顾了。
所以说,评价乾隆皇帝要是能跳的出那些非功过的条条框框,而只是把他当作一名“诗人”,或许一切将会变得容易起来。
本文作者:元哥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