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的后来居上夺取皇位野史趣闻

2018-11-07 16:31:37

康熙皇帝儿子众多,他曾二废太子,到了其晚年,众皇子对太子之位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

四皇子胤禛足智多谋,他深知康熙皇帝对兄弟相争十分厌恶,便故作姿态,表面上不但不参与此事,还屡屡为众兄弟仗义执言。

太子胤礽被废之后,无人搭理胤禛却不同于常人,对其极表关怀。有人据此上奏康熙,胤禛便回答说:

“兄弟之情,不可废也。 ”

康熙见他仁爱至上,欣喜异常,对其赞不绝口。废太子胤礽有轼逆的罪名,胤禛请其他皇子代奏自辩,无人能应,胤禛得知此事,思忖良久,决心为其陈情。他反复劝说康熙皇帝,终使这个罪名取消,胤礽也被拿掉脖子上的锁链。

胤禛此举,使众皇子皆以为他不避嫌疑,自是无心争夺储位了,对他都不以为意。康熙皇帝也由此对他另眼相看,屡屡表彰。

胤禛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又对康熙皇帝的身体十分在意起来,表现得最为关心和体贴。康熙因为胤礽的不争气和诸皇子争夺储位,气极生病,竟是不肯就医。

胤禛闻讯赶来,惶恐变色,长跪不起求旨医治。他又亲择太医,坚持日夜护理,为此憔悴了许多。康熙大为感动,连称他为至孝之人,父子俩的感情一下就拉近了。

胤禛如此用心,暗地里却加紧发展他的势力。他拉拢年羹尧,收买隆科多,双管齐下,多方用心,最后终于夺取了帝位。至此,众皇子才看清了他的本来面目,只是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他们败下阵来,后来又被惩被贬,皇帝梦没有做成。

对权力的渴望人人都有,参与权力之争却非人人可为。许多人正是因为志大才疏,单凭炽盛的野心去争夺权力,结果枉送了性命。

官场是极其复杂的,没有智慧和谋略的人难以立足。那种对此认识简单、心存侥幸的人,最易成为权力的受害者。他们只看见了权力的好处,却没有看见权力的害处。所以说,对于有心获取权力的人,必须首先修习获取权力所需的本事,否则只能有害无益,自讨苦吃了。


本文作者:主播大爆炸(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