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夜闲|樊辉的老男人时间野史趣闻

2018-11-07 14:30:57

【晚安君说】

上期节目中,我问你:在你生病的时候,最想吃什么?

吃茶吗小松鼠:两年前一个人住在外面,军训结束就感冒发烧了,一个人在房内躺了三天。那时已经失去味觉了,啃了几天馒头,喝了几天豆浆和粥。当然并不是因为妥协病痛才吃这么清淡,只是因为方便,因为失去了味觉,并更能感受到温度了。现在想起来才觉得,温度多么难得体会。也是那段时间订阅了这个节目,有温度。

你也是晚安时光有温度的听众,感谢你。

東何:鸡蛋羹,小时候生病吃不下饭的时候,妈妈总会做这个,撒上一点葱花滴上几滴香油就超级好吃。

这也是我小时候生病时吃过的味道~

请这两位留言被选中的听众去晚安时光公众号后台回复自己的网易云ID和快递地址,会有神秘晚安礼送上哦~

今晚想和你聊聊,你睡觉前会读什么书呢,或者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在今天的节目下方留下你正在读的书名,我会选出两本我也想读的,下期节目中告诉你们书名,并为两位听众送上神秘晚安好礼。

杨莙《枕边有书,梦才踏实》

枕边有书,睡前必翻上几页,不如此,梦就不踏实,倘有新书在等着,那个夜晚,就多了个盼头。

曾经在上初三时疯狂地迷上金庸的书,带回家后藏在枕下。夜已深,父母都睡下时,一床被子顶在头上,贼也似的猫着,瞪着一双火辣辣的眼睛,藏一颗“怦怦”直跳的心,循着一束手电光的移动,潜入刀来剑往、险象环生的江湖风云里。长大后,我还为此笑过母亲,为自己时常提着个胆子,偷看侠客过招却从未被抓到而得意洋洋。

走向社会之后,当然不再做那偷偷摸摸看书的“贼”,想看便看,气定神闲地看,多好。

当白昼的纷扰,让位于夜的宁静之时,床边一盏浅紫色的台灯“啪”地一声,打开了通往古今的门,跨进那扇门,便可与智者先贤促膝谈心。

这个时候,是最闲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是最闲的人;捧一本闲书,悠闲地读。自然无须正襟危坐,靠着床头也成,斜躺着也无不可,是何等的安逸自在啊!

一河涪江水流淌于窗外,白天听不见的湿漉漉的蛙鼓,又长一声短一声地敲了起来,听着惬意,也不嫌吵;偶有几声鸟的啁啾,也许是哪只鸟儿呷着嘴说梦话了吧,若是有月的夜晚,会和月光一起,轻轻地穿过窗纱,跌落在字里行间。

那些闲书,非商海,非股票,无涉实用,无涉功利,只与心灵相通。有唐宋的诗词、明清的小说,骚客文人或豪放或婉约或深邃或飘逸的方块字,如清茶如美酒,会让捧卷之人,醉在夜色中。那里有鲁迅深刻的乡土人文,有汪曾祺清新的花鸟鱼虫,也有并非出自大家之手,却自蕴一份意境的作品。书香满室,心若蝶,流连在百花园里。

心闲不下来,便读不进这样的闲书,那美妙的滋味,也就无从体会。

心闲下来了,遂被那盏雅致的台灯引领着,漫步于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该书译者徐迟先生说,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生活的方式很多,梭罗选择了简单,他在瓦尔登湖畔,凭着简单的物质资料,哺育出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我是连续用了几个晚上读完的,但我深知,那面清澈见底、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湖水,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

夜晚是阅读的好时光,一边在文字中行走,一边抛下白日里挤进心灵的琐碎杂务。生活磨砺出的角质层得到了修复,一颗心,变得轻盈,可飞天之涯、月之上、浩瀚无际的星空里。美妙而空灵的境界之中,清风为翼,星月相随,这次第,怎一个“妙”字了得?

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中吟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易安居士晚年的一首词,作于病后休养中,因个人及国家的遭际,她后期的作品大多沉郁、悲戚,独此首词作得平淡闲适。病中得了闲,虽卧枕不起,却可随时枕上翻书、家中观景,由此发现因病闲居的好处。对于闲适的向往,人们从未停止过,唐代诗人李涉有诗云:偷得浮生半日闲。一个“偷”字,足见“闲”之难得。古人在慢节奏的时代,尚且发出如许感叹,何况今天?生病固然由不得自己,词人却有了别样的体验,“枕上诗书闲处好”,一声感慨,跨越千年。

本文作者:我的自然而然(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