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而后动才不会凉凉,在战时君主耳边又谗言不断,人言真的可畏野史趣闻

秦武王谓甘茂(节选)
人物介绍: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生卒年不详,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
故事感悟:甘茂深知自己在秦国所面对的一切形势,借《曾母投杼》这个典故,来要秦武王一个承诺。连曾子这样的贤人,曾母三听其子杀人,都会翻墙而跑,人言可畏啊,更何况他甘茂。在战时,如果有人不断向君主进谗言,他这个本不属秦国的将领,多半要凉,这也算是谋而后动,有勇有谋啊。
古文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流言止于眼神
译文赏析: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就连曾参这样贤德的人,他的母亲都对他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非议我的将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毒
延伸阅读:[众议成林] 指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淮南子·说山训》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风赋》
[人言可畏] 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诗经·郑风·将仲子》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战国策·秦策二》
[流言飞语] 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同“流言蜚语”。——《明史·马孟桢传》
[曾母投杼]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战国策·秦策二》
[飞谋钓谤] 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流言惑众]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汉书·翟方进传》

人是站起来了,人心也“进化了”,可怕了
本文作者:易简古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