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政权名存实亡:八王之乱野史趣闻
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伐吴,东吴灭亡,自此结束了三国鼎立的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
统一三国后,司马炎分析曹魏被晋朝取代的原因,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宗室没有进行分封,所以司马家族轻而易举夺取了政权,为了避免曹魏的命运在西晋重演,晋武帝分封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王,为后来的“八王之乱”种下了祸根。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司马衷由于痴傻过分依赖皇后贾南风,致使贾南风在朝野作威作福,甚至废杀太子,引起了诸王的极度不满。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图
300年,赵王司马伦首先假传诏书诛杀贾皇后以及几位大臣,并自领相国的职位,是为“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同年,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
301年,司马伦篡位,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奉为太上皇。随后,齐王司马冏起兵反司马伦,受到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的支持。司马伦兵败。淮陵王司马漼杀司马伦的党羽,驱逐司马伦,引司马衷复位。司马伦被杀,司马冏开始专权。同年12月,司马颖、司马颙、新野王司马歆和范阳王司马虓在洛阳聚会反司马冏的专政。司马乂乘机杀司马冏,成为朝内的权臣。
八王之乱形势图
303年8月,司马颖和司马颙讨伐司马乂,最后,司马乂兵败被杀。司马颙成为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304年初,司马衷感到越来越受司马颙的威胁,因此下密诏给刘沈和皇甫重攻司马颙,但没有成功。司马颖和司马颙开始专政,并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六月,司马颖被逐,并废其皇太弟。七月,司马衷率军讨伐司马颖,在荡阴被司马颖的军队战败,司马衷面部中伤,身中三箭,被司马颖俘虏。十一月,司马衷又被司马颙的将军张方劫持到长安,张方的军队抢劫皇宫,将皇宫内的宝藏洗劫一空。到年末司马颙再次在长安一揽大权,司马越成为太傅。
305年司马颙和张方的军队、司马颖的军队、司马越的军队和范阳王司马虓的军队在中原混战,此时,中央政府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到305年末,司马越战胜。
各方军队混战
306年,司马越的军队攻入长安,司马颖被俘,后被杀。历时6年的八王之乱终结。
本文作者:晋朝隐士(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