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帮助老臣还清国库的欠款,其实背后隐藏深意野史趣闻
一次江南赈灾,让康熙看到朝廷的危机,他下定决定追讨国库欠款
在《雍正王朝》中,江南的一次发大水,让朝廷现了原形,国库拿不出赈灾的银两。这件事情让康熙非常着急,他让四阿哥跟十三阿哥到江南进行筹款赈灾,虽然四阿哥胤禛这一次筹到了赈灾银两,也是解决燃眉之急。

导致国库空虚的根源在于银子外借,当时所有的朝廷官员以能够借到国库的银子为光荣,或者是让自己能够融入官场,必须借银子给别人看,就比如老状元就借了一两银子。

他们这些借国库银子的人分为三类:一类是朝廷的俸禄低,他们为了生计,还有巴结逢迎上级官员,不得不挪借国库的银子;一类人是康熙的旧部,康熙前期平定三藩、打败葛尔丹等等,这些老臣仗着自己有功劳,大胆的借国库的银子;还有一类就是老状元这样的人,为了不鹤立鸡群,象征性的借一点银子。

这三类人中,第二类人的欠款不好追讨,就是康熙的老臣,他们都是曾经跟随康熙南征北战的大臣,都为大清朝建立过功劳,而且追讨欠款太紧,康熙也会保护他们,让康熙也为难。

但是追讨国库欠款的差事是一定要做的,康熙把这个差事交给了胤禛,并想让他做个孤臣。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不能怕得罪人,胤禛自从接受这个差事以后,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追讨欠款,又任命酷吏田文镜作为帮办。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类的人开始找麻烦了,魏东亭上吊自杀了。魏东亭原来是康熙的老臣,跟随康熙经过数次战争,也是有功劳的人,可是就被三十万两的欠银逼上了绝路。康熙知道后,非常的惋惜,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帮助魏东亭还清了国库欠款。

其他的人听说以后,都联络好,集体来找康熙诉苦。其实这些人不是没有钱,只是他们不愿意花自己的钱,就比如魏东亭,家里也有银两,不过都让自己的子孙拿去挥霍了。

康熙帮助老臣还清国库的欠款,其实背后隐藏深意
康熙也没有阻拦他们,把他们叫到畅春园,就那么席地而坐,康熙跟那些老臣像老朋友一样聊天。这里就是康熙的智慧了,他先是肯定了大家的功劳,这个康熙还有朝廷是记住的,但是朝廷现在很危难,为了大家的子孙后代,希望大家众志成城。

听到这些话,有些老臣就开始觉悟了,康熙告诉老臣,他拿出自己的银子帮助老臣还款。这里面的深意就是,其实这些钱都是康熙自己的,他这样做就把人心收服了,有些老臣很感动,也主动的拿出银两来还欠款。

这就是康熙帝王之术运用的妙处,追讨欠款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难完成的差事,康熙做了60年皇帝,由于他的纵容,吏治松弛。就好比一个病人,要治病的时候,需要先调理,再慢慢用药治疗,如果直接就用很大量的猛药,可能会加重病情,追讨欠款也不能操之过急。

康熙非常明白这一点,他帮助老臣还清借款,说白了这些钱还是这些钱,康熙帮助老臣还清借款,意思就是做个样子给天下的人看,连康熙都要替老臣还款,谁还敢不还款吗?老臣还有脸面再去求康熙帮自己还款吗?

还有那些不是老臣的人,他们有什么资格敢赖账不还呢?他们如果敢赖账,康熙是肯定不能帮他们还,等待他们的就是杀头的大罪了,康熙通过帮助老臣还钱,背后的深意就是能够追讨更多的欠款,确实高明。

本文作者:小灿哥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