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人送外号不倒翁,在台儿庄领杂牌军痛击日军,一战成名野史趣闻

2018-11-07 09:07:08

文/王国栋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能够获得国民政府最高军功章——青天白日勋章的人是少之又少,至1946年,只有172人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而在这172人当中,有一个爷爷级的杂牌将领,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因为短暂击败了日军第一主力——坂垣师团而获得了此勋章。这个人就是“不倒翁” 庞炳勋。

庞炳勋,1879年出生,字更陈,国民政府陆军上将,祖籍河北省新河县南阳庄村。

庞炳勋是一个老资格的军人,清朝的时候就是军官,辛亥革命后投奔革命队伍,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地位在十三太保之下。庞炳勋在战场上是个相当难缠的角色,人送外 “不倒翁”。所谓“不倒翁”,说的是他中原大战时期,虽然实力较弱,每次都是敌方痛扁的对象,几乎是一触即溃。但是令人称奇的是他的队伍不久后就会回笼,而且比原来还要强大,令各路军阀都叹为观止。所以呼为“不倒翁”。

庞炳勋一生戎马,混到五十出头都还只是个师长,而且手底下也就万把人。旧社会军阀讲究辈分,那些年轻的将领不好意思指挥老庞,给了他一个军团长的番号,但是他手底下实际上只有五个步兵团的兵力,一万五千人左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庞炳勋军团被划拨第五战区李宗仁麾下。第一次军事会议,李宗仁见到这位比自己还大12岁的军团长,浑身不自在,连声称呼“庞大哥”,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小弟能办的一定办到。外人听了肯定觉得这是李司令官的客套话,但是人家庞炳勋就听进去了,马上要李老弟帮他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杂牌军队一直存在的装备短缺的问题,这事情李宗仁办起来比较容易,杂牌军队不奢望飞机坦克,大炮重机枪都像宝贝一样供着,徐州的军械库里多的是步枪子弹手榴弹,管够。第二个问题是庞部的编制,按国防部的编制他就一个师,军饷也按一个师来发,但是庞部多了一个加强团5000人,这5000人马的装备军饷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就撤编。现在正是打战的时候,撤编显然不合适,庞炳勋求李宗仁把编制要下来。后来李宗仁通过白崇禧帮他实现了。老庞感恩戴德的表示,一定和日军死战到底,绝不保存实力(韩复渠不久前才被枪毙)。

1938年2月,庞炳勋还愿的时候到了。日军第一主力坂垣师团突然从青岛南下,直指徐州前沿重镇临沂。当时李宗仁手里只有秦德纯和庞炳勋两人,都是杂牌中的杂牌,不入流的队伍。李宗仁再三考虑,把抗击坂垣师团的重担交到了庞炳勋手里。对于这次作战,庞部一改往日的闻风而逃的窝囊样,和日军死磕硬碰,尤其是他那个5000人的加强团,打到最后只剩300多人。庞炳勋绝望之下,向李宗仁发出了杀身成仁的绝电,准备和日军同归于尽。幸亏他的老对头张自忠(庞炳勋内战的时候偷袭过张自忠)率部赶到,救了他一命。

台儿庄战役,庞炳勋一战成名,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第89号青天白日勋章,并荣升24集团军总司令。

打自己人不行,打日本鬼子却异常厉害,在外敌面前毫不含糊,庞炳勋真是好样的。这枚青天白日勋章,算是授对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哦,小编会定时给大家更新精彩的内容,并且会在粉丝中抽取粉丝发送一些福利。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本文作者:爱文人的日常生活(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