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并非项羽亚父野史趣闻

2018-11-06 19:34:31

长期以来,无论是流传乡井村野的轶闻传奇,还是正式出版的历史辞典、学术论著,都认为范增是辅佐项羽称霸诸侯、宰制天下的重要谋士,因而被项羽尊为“亚父”。但其实“亚父”仅是范增的字。

《史记》中司马迁对范增的介绍是: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在这里,司马迁只说了范增的籍贯、年龄,未言明其字,《集解》、《索隐》、《正义》对此也都未加考注。直到鸿门坐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对于这里突然冒出的“亚父”,《集解》引如淳曰:“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

然而,对于该点,却有几点疑义:一,范增当时已经是七十二岁高龄,而项羽只有二十四岁,为尊敬也应该称呼“爷爷”而非父亲;二,范增是项梁留给项羽的谋士,其实两人在政治见解、脾气等方面大相径庭,范增也可以说是被项羽气死的,这样的两个人是如何成为“父子”的;三,《史记》鸿门宴的座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如果亚父享受的是父亲待遇,应该与项伯同等座位;四,刘邦借上厕所离开鸿门宴时,对张良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中陈平采用反间计时说的“项王使来者,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可见,刘邦与其手下均称呼范增为亚父,项羽的父亲每个人都称为父亲。

《谷梁传·隐公元年》:“公及邪仪父盟于昧。”注曰:“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除了师尚父(吕望字尚)、邾仪父(仪是邾氏之字)、管仲父外,常见的用“字十父”称呼的还有:孔子被称为尼父(孔丘字仲尼)、秦昭襄王称范睢为叔父(范睢字叔)、吕不韦号称仲父(仲亦是吕不韦之字),再就是范增称亚父了。《康熙字典》对此有过总结:“父,男子之美称也,诗大雅‘维师尚父’,笺曰‘尚父’,吕望也,尊称焉’。按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亚父,皆仿此。”至此可以说,“亚父”同是“字十父”的称呼方式,“亚”只能是范增的“字”,而并非项羽的“父亲”。

本文作者:隐记天涯(今日头条)
    Tags: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