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是不是赵军被坑杀45万的罪魁祸首?野史趣闻
2018-11-06 18:33:35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决定赵国命运的一场关键性战役,赵国几乎倾国之力与秦军决战,在长平之战初期,由赵国名将廉颇带领,后来秦军使用反间计,廉颇被赵括换下去,由于年少缺少经验,赵括带领的40万赵军被秦军打败,大部分赵军被坑杀。长平之战后赵国无力再战,很快被秦国所灭,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才造成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事实是这样的吗?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在赵奢攻打齐国麦丘城的时候,赵奢久攻不下,最后赵括献上良计很快破了麦丘城,自从人们对这位年轻的将军刮目相看。在长平之战中,初期廉颇的战略是与秦军进行持久战拖垮秦军,可是由于秦军的间谍机构太厉害了,成功了离间了赵王让他把廉颇换成赵括。

赵括一上任觉得廉颇的持久战无用,认为赵军数量占优势,于是主动出击,初期赵括确实取得了很多胜利,但是毕竟秦军将领白起经验丰富,他很快让战事有了逆转,包围了赵军。赵括即使被围,但是他不是等死,他还做了最后的挣扎,突围(分路突围,找人假扮自己,很高明),刺杀(伤到了白起,但不致命),诈降(几近成功,被白起看破),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最后40万赵军被歼灭。

史书上所说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是错误的,因为从攻打齐国麦丘城就可以看出赵括不是以为鲁莽的人,而是一个会动脑子打仗的人。最后赵括是败在白起这个百战百胜的名将下,而不是败在其他人手里,这也不是很丢人。并且在长平之战周,赵括取得了秦军“士卒损伤过半”的战绩,也说明他确实是以为有能力的将领,只不过历史没有选择他而已。并不代表他没有真才实学。

本文作者:智慧生活录(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