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将军早年轶事野史趣闻

2018-11-05 23:04:34

张治中一生充满传奇,在民国政府的建立、政权的稳定中,他都立下汗马功劳。若说谋士将星的光芒在南京上空闪耀着绚烂光芒的话,张治中可能是十年黄金时期最为夺目的一颗。

张治中的童年记忆是一片灰色的,1890 年出生在安徽一个小农家庭里的他,6 岁入私塾受教,却因家庭贫困不堪重负,不得不放弃学业,四处漂泊。那时,能找到一个吃饱饭的地方便是张治中最大的梦想。

扬州警察局成了他的生活寄托,看上去较为稳定的警察工作,让张治中免去了饥寒困扰。不过,时局不稳依然让张治中忧心忡忡,而对社会时局的这份关注,为了及时了解外界的动态,他养成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是怪癖的习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22岁的张治中在扬州当巡警。业余时间,别人都是逛街,打牌,而他却有个习惯,那就是捡字纸。每天,巡警局里都要清扫出大量垃圾,里面有许多废弃字纸。张治中总是一手提着一个破篮子,一手拿着两根长长的细棍子当钳子,翻来覆去地把字纸找出来。

同事们对张治中的这一习惯引以为奇,将他当成逗乐的对象,甚至有人故意把字纸扔在地上等他去捡。巡警局里的伙夫就经常和张治中开玩笑:“字纸多了,你还不去捡吗?”

在所捡的字纸里,张治中没有发现自己想找的陆军类学堂招考的信息,却发现武昌起义枪响的消息。扬州与当时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处于摧枯拉朽之势。

接下来,张治中在捡字纸时,发现了一改变他人生方向的消息:上海已经响应革命了。在扬州的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光复,革命军受到热烈拥护。于是他决定去上海,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上海街头,张治中看见一群群学生军挺着胸脯、英姿勃发地走过去,与一般的部队显然不同,他羡慕不已。经过遴选,张治中也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学生军。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上峰命学生军进南京进行改编。陆军部将各地来南京的学生军混合编为陆军部入伍生团,张治中被编入第一营。南北和议告成后,南京临时政府取消,入伍生团并入保定。这批学生从南京来到保定后,入伍生团并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事遭到了抵制,合并搁浅。

1912年冬,南京入伍生团被送到武昌南湖,张治中来到武昌第二预备学校,其前身是前清陆军第二中学。1927年,作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的张治中重回武昌南湖,在这所军校的旧址上办学兵团,将校舍翻新,决定“重兴南湖”,与他共事的是政治总教官恽代英,一个新政治风暴时代正在悄悄来。

本文作者:涯读涯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