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宦官,第二个曾是世界首富,最后一个权势滔天,无人能比野史趣闻

2018-11-05 18:36:07

众所周知,明朝的文官地位极高,低品级的文官可以都武将呼来喝去,劈头盖脸的谴责,差不多一个六七品官,就可以轻松碾压三品以上的武将。不过文官和宦官比起来就差的远了,明代的宦官可是把持了中央的司法大权,比如当时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今天小编就说的这四个人,他们可是说是权势滔天,风光无限,第二个还是当时世界首富,最后一个权势滔天,无人能比,就连皇帝都得礼让三分


第一个王振

王振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原本是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一家私塾里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被迫无奈于是他便自阉入宫了。由于他善于揣摩皇帝心思,深受明宣宗喜欢,便让他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并深受英宗喜爱,一度到了离不他的地步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后,很自然便重用了王振,封他为宦官中极力最大的司礼太监,他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实际已成为皇帝的代言人,他还在暗地里广交朋友,大量培植私党,为以后专权培养基础。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忽悠让英宗亲征,就能把瓦刺兵吓跑。英宗平日里对王振言听计从,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岂到这次亲征竟被瓦刺兵围困,最终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王振终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从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第二个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他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从此改姓刘。他执掌钟鼓司,与马永成等一起获得明武宗宠幸。刘瑾为人狡诈阴险,每天向皇上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皇上玩得开心就开始重用刘瑾,将刘瑾调进内官监,总督团营,他奏请明武宗设立内厂,由他执掌。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和很多贪官一样也开始敛财。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进京,都要向他行贿,称做'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能向北京钱庄借贷,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1510年4月,武宗收到检举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看到后,便把刘瑾掀起来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带队,去查抄刘瑾的家,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另据报道,刘瑾曾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最终刘瑾被判以凌迟


第三个汪直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得到皇上赏识和重用,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由于汪直聪明机警,善于察言观色,所以深得明宪宗的宠爱


西厂的成立令汪直的权力'更上一层楼',加收明宪宗的宠爱,使他的焰气更高。史书上记载了汪直手下的党羽奇多,每次出府都横行霸道,所过地界,官员和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此外,之前提到西厂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并不向皇帝奏请,无形之中造成了大量冤案,大肆的残害忠良。


​ 汪直每次有事出差,所经过的郡县,县令长官全部都跪地伺候,稍微不顺汪直的意,就会被问:'尔头上纱帽谁家的?'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 第四个魏忠贤

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小时个家境贫穷,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净身太监和他是老乡,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


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即位,朱由校宠肛乳母客氏,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关系,皇上非常信任这两个人。朱由校还下诏令魏忠贤和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所庇荫的锦衣官准予世袭。,他还私自把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人,内穿甲衣出入宫禁,恣意作威施虐。


​​ 后来魏忠贤长任东厂一把手,大权在握后,他大肆揽权,排队,不听他话的太监,逼迫皇上嫔妃,甚至敢于诬陷皇后和大臣,专断国权,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以致于世人只知道,魏忠贤,而不知道皇上。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


小伙伴们,这四个太监中,你认为哪个对明朝的危害最大?请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秦歌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