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先驱 林则徐的出生地野史趣闻

2018-11-05 17:36:48

老电影,赵丹扮演的钦差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不畏强权,不惧外夷,给人留下了'气度庄重,表情严厉,处事果敢,淋漓尽致'的印象。也许就是那时,我就喜欢上了林则徐,这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第一次到福州,我首先拜谒的就是林则徐纪念馆,也叫林文忠公祠。这次到福州,浏览三坊七巷,参观完严复故居,又一次来到林则徐纪念馆,接受洗礼,接受教育。来一次,新鲜一次,来一次,感受一次,来一次,升华一次。我最佩服的就是林则徐的人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乃大丈夫也。

我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过田家英的收藏展。田家英特别喜爱林则徐的作品,特意请人镌刻了这两句话,时常钤盖在自己喜爱的书的扉页。其中还有一幅林则徐'观操守'的条幅:'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

这就是林则徐在仕途生涯中自我修养的总结与体会,也是他人生观的一个缩影。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能有这么高的觉悟,能有这么高的认识,真是了不起。挫折中奋起,革职后又起,百折不挠,是我们人间的楷模。'荣辱担当不顾身,千磨万炼是忠心',干事如此,做人也是如此,一以贯之,难得、难得呀!

从这里,我直接去了林则徐出生地中山路9号。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在《析产阄书》中记载,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福州左营局,4岁随父入塾读书,其父时为罗氏塾师。1995年,经专家们考证左营局9号,为林则徐出生地,毗邻的'罗氏试馆'为林则徐幼年读书处。

'在新世纪第一个国际禁毒日'之际,为了缅怀这位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的丰功伟绩,福州市在林则徐出生地,开辟了'禁毒教育基地',呼吁、唤起公众,'珍惜生命,拒绝毒品',收效很大,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国际禁毒日'直接与林则徐有着关联。1987年6月12日至26日,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138个国家和地区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也就是历史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被联合国采纳。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浓墨重彩地写上了一页。它不仅纪念着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也昭示着全世界向毒品宣战,意义多么重大,直接影响着未来,林则徐功不可没。

我最恨毒品,最恨死灰复燃,特意前往东莞虎门,参观林则徐销烟遗址。历史进行了回放。钦差大臣林则徐刚一到广东,首先参观了越华书院,并题写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表明心志。林则徐说到做到,斩钉截铁,收缴鸦片,拘捕吸者,海水浸泡,烟土溶解,就在这海滩挖了两个大销烟池,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大得人心。我站在销烟池旁,浮想联翩,不由诗云:'销烟池畔话销烟,今日吸毒又复燃。何不借来林公火,再除败类湛蓝天。'

虎门销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但也打击了英国鸦片走私的嚣张气焰,影响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早已虎视眈眈的英国兵舰,终于爆发了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我已站在了威远炮台上,遥望四周。威远炮台位于珠江出海口穿鼻洋北武山脚下,和镇远、靖远两炮台形成一个'品'字,并与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因林则徐早有准备,无计可施,只好北上,7月攻占定海,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本来主战的道光帝开始动摇,8月20日,批答英国书,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谈判。10月,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发配新疆。

这是个时间节点,请注意:英军不满谈判进展,1841年1月7日,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突袭攻占虎门的第一重要门户沙角、大角炮台。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签订了《穿鼻草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

一个将领的决心与勇气至关重要,'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皇上要是怂了那就更不用说了。林则徐在职时加强防务,英军就不敢打虎门,而是北上打定海。林则徐革职后,英军才敢突袭打虎门。林则徐曾上书皇上,必须禁烟和重视海防,却被道光帝斥为一派胡言。最后,无奈签订了《南京条约》,丧权辱国。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宁挨一头砖,不挨半头砖'。

也就是这年(1841)8月2日,开封祥符以下黄河决口。踏上戍途的林则徐,刚走到仪征就接到皇帝上谕,迅速赶往祥符救灾赎罪。林则徐不仅是廉将,更是能臣,干什么都行。决口合拢在即,皇帝又下上谕,命他继续前往伊利。地方官员都替他悲伤,他到非常乐观赋诗言道:'西行有梦随丹漆,东望何人问斧柯。塞马未堪论得失,相公且莫涕滂沱',可见境界之高。

林则徐到了新疆也是有目共睹的。近三年间,他忧国忧民,不顾年迈体衰,踏遍南北疆,致力勘垦,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造福人民。我几次到乌鲁木齐,都要到红山公园,拜谒林则徐雕像:'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起,酒鳞起'。为了纪念林则徐的功绩,新疆人民在红山宝塔侧雕塑了他的像,镌刻着他的词句,任来往宾客瞻仰、祭拜。我也几次到过吐鲁番,探访坎儿井,写诗赞道:'暗河千里跃龙口,万顷黄沙变绿洲。水是资源活动力,人生智慧创丰收。'

坎儿井敢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媲美,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长约5000公里,浇灌着大片土地。特别是吐鲁番人们称坎儿井为林公井、林公渠,以表达对林则徐的崇拜之意。林则徐谦虚地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林则徐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最后,病逝在前往广西赴任的途中。赠太子太傅,谥文忠。1996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学联会小行星通报,正式命名为林则徐,多么高的荣耀。

林则徐曾为建在福州西湖内荷亭的宋代名臣李刚祠题写过一副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河山。'既是对李刚的赞扬,也是自身的写照。转眼,今天是林则徐诞辰233周年,谨以此文敬上。

九口2018-8-30

本文作者:故居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