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林则徐的外甥,也是其女婿,左宗棠收复伊犁,多亏了他野史趣闻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节,因为老一辈的过硬交情,刚出道没多久的主人公常常会被一些武林名家施以援手。历史上左宗棠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他不是被助者,而是助人者。
历史上,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齐名。他一生戎马倥偬,久经战阵,先后平定过太平天国运动、陕甘同治回乱,也曾在洋务运动中不甘人后。可是他一生最为人熟知的,则莫过于收复新疆和伊犁了。
而说起这档子事儿,历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屡次被贬官。后来重新被启用之后,在64岁途经湖南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37岁还未做官的左宗棠。就在那次对话中,林则徐交给了左宗棠一件自己轻易不肯托付的东西,那就是自己在新疆期间花费心血考察绘制的资料地图。就是靠着林则徐的信任和提供的资料,大约三十年后,左宗棠立下丰功伟绩。
颇有意味的是,就在林则徐去世多年后,左宗棠又大力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林则徐的外甥沈葆桢。
晚清时期,沈葆桢虽然不像左宗棠这些中兴四大名臣那样有名气,可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他曾像舅舅林则徐那样出任过钦差大臣,又曾担任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一手督办创立了南洋水师。
单就小编开头描述的故事情节来看,沈葆桢之所以会被左宗棠提拔,未免有沾了舅舅林则徐和左宗棠的忘年交的因素,可左宗棠更看重的,则是沈葆桢个人的能力。
沈葆桢虽然是林则徐的外甥,可是家里生活艰苦。父亲是教书为业的私塾先生,母亲靠给别人做女红补贴家用。父子二人一起进京赶考,却都名落孙山,父亲一气之下永不再考,沈葆桢背水一战,三年后终于金榜题名。
做了几年御史后,沈葆桢到江西广信做起了知府。那时候在太平军两次攻打下,江西丢了八府50多个县。就在广信被围,军民慌作一团的时候,在外征办军粮的沈葆桢及时赶回,和到来的援兵制定了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名震一时。
后来又经历了几场战斗,曾国藩都知道了沈葆桢的大名,特意请回家办团练的沈葆桢到自己的安庆大营委以重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像当年林则徐器重自己一样,左宗棠也对林则徐这位出类拔萃的外甥很是欣赏。就在担任闽浙总督大力建设福州船政局的时候,中途调任陕甘总督之前,左宗棠就向朝廷大力推荐沈葆桢接替自己。而让左宗棠没有想到的是,沈葆桢后来又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年左宗棠在收复伊犁的时候,就因为没钱发军饷买军粮头疼不已。按照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向外国银行借1000万两白银。在向沈葆桢透漏之后,沈葆桢却转身上了一道奏折,这钱不能借。
看起来像是告左宗棠的状,可是在陈述完理由之后,沈葆桢却想着法儿的逼皇室从皇家内库里拨银子做军饷,还建议各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最终朝廷拿了200万两,从地方拨了300万两,加上借来的500万两白银,左宗棠顺利平定西北、捍卫了祖国边疆。
而在外甥之外,沈葆桢还是林则徐的女婿,他的妻子是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当年沈葆桢虽然年纪尚幼,可是林则徐慧眼识英才,在他12岁的时候就定下了娃娃亲。因为林则徐的器重和沈葆桢的帮助,左宗棠捍卫了边疆;又因为左宗棠的大力推荐,沈葆桢又跻身朝廷重臣,后来成为像舅舅林则徐那样的民族英雄。比起武侠小说剧情来,更为传奇,而这在历史上也成了一段佳话。
本文作者:旷兮若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