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再世鲁班的皇帝,因为宠幸魏忠贤导致整个大明腐败昏暗野史趣闻
我们常以身在其位,必谋其政来形容一个人该做的职责,生在这片尘世,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必须要去做好的事情,这个事情也许和你的成就有关,也许和你的人生有关,但只要你站在那样的一个位置之上,就需要去做好这个位置本来该做的事,若是没有做好该做的事,后果不仅仅只是一个人承担。同理,做为皇帝,是万民的意愿,也是国家的主人,坐在皇位上之后若是不做好该做的事,不好好治理国家的话,那整个国家也就离易主不远了。


明朝是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遗憾,并不是因为它的覆灭,更多的是人民看着它的衰落而无能为力,常言道,一国要是强盛的话需要无数的先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样才能有一线希望缔造一个盛世帝国;而一个王朝的衰败简直太过于容易了,它只需要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就够了。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跟一个昏君一般,对王朝的杀伤力都是难以估量的,二者看上去天差地别,可都是坐在皇位上确不理会万民苍生君王,如果论不好的影响力的话二者是平等的。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务正业的帝王典型,如果他不是坐在帝王的位置上,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木匠!
皇帝压力大,有点奇怪的爱好这个可以理解,可这个朱由校的这个爱好绝对刷新三观,他是想做好一个木匠,坐在皇帝的座位上想做一个木匠,不得不说,有这样的想法着实是众多帝王里面的一股清流,而且也不得不承认,他不算一个庸君,更谈不上一个暴君,他只像是一个追求着自己喜好的君王罢了。可谁也没有想到他对木头的这方热爱简直超过了对朝政的热爱,而且他天赋极高,有再世鲁班一般的成就,因此在这方面下苦功夫的同时又哪会有多余的精力管理朝政呢。
不仅仅是平民百姓身不由己,就连这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是身不由己,如果给朱由校一个在帝王和木匠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也许会选择去做一个木匠吧,因为他能做这些木头雕刻的成品上面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而就是这样一个想当木匠的人,却被推上了皇位,不得不说是命运戏人。坐上那个皇位之后,一言一行都是难以估量的影响力,他的爱好没有错,可错就错在这个爱好占用了他太多时间,在这个关系着万民声息的龙椅之上,他如果不去考虑万民,那万民就只能厌弃这个皇帝了。他还做错了一件事,让得朝政变得昏暗,就是宠幸奸人,导致阉党权势滔天,不断坑杀忠良,差不多可以比肩赵高一样的危害了。


魏忠贤对那些忠良之士有那么大的迫害程度,说百了就是利用帝王的权利,而一个太监怎么能用得了帝王的权利呢,因为魏忠贤会看势头。朱由校在研究木匠活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朝中大事让魏忠贤带着禀报给他,而魏忠贤每次禀报的时候都是趁着朱由校在雕刻木头最专注的时候,算准好了时机禀报,而被打搅的这位木匠皇帝自然不高兴了,要知道艺术品最忌的就是分心,然后他就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久而久之,朝堂之事朱由校没有管理太多就已经腐败昏暗一片了。所以明朝的衰败原因即使不是朱由校亲手导致的,也算是朱由校间接导致出现的,直到这个皇帝死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怀疑这个魏忠贤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拉着崇祯皇帝的手说要重用这个魏忠贤,他到死都不明白大明江山都已经快被他败光了,崇祯上任后一直收拾烂摊子,烂摊子都没收拾完清军就入关了。


这个木匠皇帝为什么连天下苍生那么重要的事情都可以丢到一边呢,首先,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清醒的想到自己这个位置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影响力,他不腐败,也不昏庸,更不奢靡,顶多就算不务正业罢了;其次,他自己在木匠活上面的造诣那是真的高,千百年后的现在,外国的友人常常拿着我们国家明清时期的家具夸,对这些家具的制造手法以及工艺赞不绝口,而现在他们所称赞的这些明清家具手艺来说的话,这个皇帝代表着这些家具制作的巅峰。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巅峰,他偏偏不做这个巅峰,捣鼓捣鼓新玩意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巅峰。
如若不是一个帝王,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木匠,整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日出而醒,日落而眠,这样孜然一生,可以造化弄人,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没能免俗。如今过去千百年,也不评价对错了,历史的发展自有其一定的规律,人力无法去改变。
本文作者:历史逆视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