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跛了一条腿野史趣闻

2018-11-05 12:33:13

康有为跛了一条腿

游宇明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思想巨人,思想巨人的意义在于:他在众声沉默中能够发出独异的声音,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某种局限,从而生发改变的决心。历史上许多人物之所以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原因就在于他们给自己的民族乃至全人类都留下了出类拔萃的思想遗产。

在中国各个朝代的思想家中,我想到了孔子与康有为。孔子与康有为都处于转型社会,孔子面临的是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康有为面对的是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因此,他们都给社会开出了药方,一个是“克己复礼”,一个是“维新变法”。为了“复礼”,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历尽人生的种种磨难,虽然成效并不显著,但他的《论语》体现的思想却光照千秋。为了“维新变法”,康有为替光绪帝出谋划策,辅助皇帝颁布了大量的维新法令,一时之间,皇权的天空似乎出现了一丝曙光。

孔子与康有为的思想都有许多为后人称道的地方,孔子关于侍亲、读书、从政、教育的理念,至今依然是人类思想宝库的宝贵遗产,中国随便一个什么人都可以说出几句孔子的名言,比如“温故而知新”、“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康有为主张兴民权、设议会、依宪治国、制约权力、地方自治,也是我们民族不可忽视的一种思想资源,至今没有失去他的意义。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都是一边倒地赞扬孔子,而对康有为,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誉谤相间。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他们思想的巨大区别,而在于其给后人的观感大不相同。

孔子与康有为的行事风格却有天壤之别。孔子一生言行一致。他主张“仁者,爱人”,于是在马厩起火的时候不问马,只问人;在泰山侧遇见宁遭虎害却不愿被官吏盘剥的妇人时,谆谆告诫学生:苛政猛于虎也;招学生不论贫富,只要品德高尚,他就非常欣赏。孔子为人忠厚,与学生聊天时从不以老大自居,当学生说出一些狂妄的话时,也不以威望压人,而只是微微笑一笑,让学生在身势语言中得到教育。他热爱学生,当自己的学生因故逝世,孔子痛哭流涕地说:“这是天要杀我呀!”康有为呢,则是典型的言行不一的人。康有为主张一夫一妻,说“一夫可娶数妇”,“公理不合,无益人道”,自己则妻妾成行,61岁时还娶了19岁的张光做五姨太。在别人讥笑的时候还要弱智地辩解:“现在生活不容易,我是帮忙养着几个女人”。他认为“天地生人,本来平等”,认为让他人做仆婢,“大背几何公理”,自己却使用着数十个仆婢。他发动维新运动,亲弟弟和几个好朋友都掉了脑袋,而他逃出之后居然悠哉游哉地挟妓女游西湖,还要写“南妆西子泛西湖,我亦飘然范大夫”之类的诗句。

真正的伟人不仅要靠思想与治事之才立足,也必须依靠人格魅力的支撑,否则,即使干成了大事,也不过是一个精神的跛腿者。

本文作者:读写人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