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打死的六耳猕猴是谁?野史趣闻

2018-11-05 11:34:41

推荐:你知道中医药的十个“最”吗?

文/千山雲

【作者简介】千山雲,生于1972年,不经意间,已活到了贾宝玉说的鱼眼睛珠儿的年龄,属鼠,天生有鼠的机敏与灵巧。曾做护士16年,愿意帮助人解除病痛,不喜欢天天执行医嘱。现为办公室文员。愿意写些性情文字让自己的心永远轻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孙悟空在取经团队里代表着一颗驿动的心,即所谓的心猿意马。

虽然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他学了点科学文化知识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滋长了我慢心、虚荣心,名利心。经过五百年的反省,他醒悟出如此下去是修不成正果的、拜唐僧为师,西天取经。

纵观这一路,他的我慢心、虚荣心、名利心一点点被自己降伏(所谓的降妖除魔),逐渐学会了圆融地和师父沟通交流、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师弟们合作默契、再遇了妖怪也不象先前简单粗暴一棒子打死;学会了迂回婉转、化敌为友、尽量双赢甚至多赢。

不再个人英雄主义,也不再到处自称外公,越来越谦虚谨慎,最终实现了“猴格”的升华。

孙悟空刚随师父唐三藏开始漫漫西行路,路遇一座观音院。

三藏与观音院老僧叙寒温、问年齿;老僧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孙悟空一听傲慢心又起:“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三藏瞅了他一眼道:“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

老僧又命小童拿出了“宝贝精品”献茶,分别是一个羊脂玉盘,托着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一把白铜壶,斟了三杯香茶。

这热情的背后,隐隐含着夸耀之心,争强之心。他的夸耀之心,争强之心隐隐又是猴子的镜子。

老僧又问唐三藏:“来自天朝上国,可有甚么宝贝一观?”唐三藏不愿与人争输赢论高下:“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猴子却偏要争输赢论高下,要唐僧把那领袈裟拿出来显摆。

五百年禁闭太短了!

其实短短几句话中,师父一再引导他如何修心、如何不被外物所扰。可是猴子此时嗔心、慢心正炽,直至引火上身为止……所以猴子二次拜师,跟师父学的不是技艺,而是智慧、心性、道……

孙悟空不知道第几次被师父赶走,出现了一只六耳猴,冒充孙悟空给师父奉送清水。

师父绝情地宁死也不喝他的水。六耳猴大怒,一棒把师父撂倒。这个六耳猴很像心理学说的潜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没法拿到台面上的潜意识、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潜意识。因为拿不到台面上,所以潜意识只好化身成六耳猴出现。

孙悟空早先真的拿着棒子威胁过师父,那时他还不太社会化。现在他社会化了,“猴格”有点分裂了。

一方面真心眷恋师父,敬重师父,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另一方面又由衷憎恶师父,对师父屡次把自己开除学籍怀恨在心,恨不得用棒子把师父打死。

所以这六耳猴就是孙悟空的心魔。

(这个白骨精太惊艳)

最终打死六耳猴的不是旁人,正是孙悟空自己。

不幸还是有幸,我们生在了一个信息时代。六耳猴升级成了手机网络版。我们本来想打开手机找某个资料,可是它花花绿绿的,一会弹出一则明星绯闻,一会弹出一则无聊透顶的吉尼斯记录;不一会我们就忘了我们原来的目的。我们就象迷了路一样一路点下去,直到手机快要死机为止。没多久我们就会目光散乱、神情呆滞、心神涣散、面如土色。跟大烟鬼差不了多少。

不光是手机需要清理了,我们的心也该清理了!

漫漫西行路也就是师徒五人自净其意的过程。

其实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天上地下的各路妖怪,都是自身各种习气和毛病的化身。

当他们历经千辛苦万苦,终于到达了灵山,其实就是拂去了自己心灵上的尘垢,恢复了本真本源本心,修成了正果。

孙悟空刑满后打杀一千猎户,吴承恩想表达什么?

孙悟空的红颜知己,究竟是恶搞还是有可能?

《西游记》里的玉面狐狸,以为找个好男人做二奶就万事大吉了

本文作者:写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