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里究竟死的是六耳猕猴还是孙悟空?野史趣闻
两个悟空,死的是谁,其实可以从究竟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是不是同一个人说起。
其实无论把他们认作一个或两个都有偏颇。同一回目中,同是两个猴王去如来处分辨真假的过程中,如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从这里看,两个猴头应该都是孙悟空之心。
但不久,如来又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陰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这里可以看出,确实存在六耳猕猴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
所以对于假悟空,其实是既实又虚,明里确实有这么个猴头,暗里又暗合了悟空的“二心”。所以单纯说它代表了悟空的二心,是悟空自己,并没有六耳猕猴这么个人物;或者说是有这么另外一个猴,不是悟空自己,都是不全面的。
那么,死的究竟是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很多阴谋论,认为死的是真悟空。其实,也可以从实、和虚两方面来考量。

在实指的六耳猕猴身上,可以看到它棒打唐僧、抢包袱等准备自己去西天取经,凶狠残忍。孙悟空在刚戴上紧箍咒后,确实也对唐僧挥过棒,但经过长期的磨砺,对师父已经有了感情,在真假悟空那个阶段,是不会再对唐僧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情了。他宁愿自己受委屈找观音,也不再像之前三打白骨精时回花果山就是证明。悟空归队后,不再那么尖锐叛逆,也正体现了他成长的连续性。反之,如果打死的是真孙悟空,留下的是六耳猕猴,六耳猕猴从可以棒打唐僧,突然一下子大彻大悟,还能在后期引导唐僧佛法经典的真义,这个转变,未免过于突兀。所以,死的肯定是六耳猕猴。
在虚指的六耳猕猴,也就是孙悟空的二心上,更不用存在疑惑了。无论死活,都是悟空心中的一面。但是,我并不赞同说,六耳猕猴死意味着齐天大圣已死这个说法。
齐天大圣这个人物,有多面性,他天性洒脱、好胜好斗好虚荣,本性善良,但也有冲动残忍的时候。六耳猕猴死后,孙悟空残忍的那面几近消失,逞强斗狠有所收敛。所以,当他在“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又遇见过打家劫舍的强盗时,只是用定身法定住了他们,再不是打死了。

但是,孙悟空洒脱、好胜好斗好虚荣的一面并未消失。你看他面对太白金星报信时:
好大圣,跳上高峰,四顾无迹,急转面,见半空中有彩霞幌亮,即纵云赶上看时,乃是太白金星。走到身边,用手扯住,口口声声只叫他的小名道:“李长庚,李长庚!你好惫懒!有甚话,当面来说便好,怎么装做个山林之老魇样混我!”还有面对师父被抓,怼六丁六甲时,还是说要点卯,还是很洒脱随性的。
在“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章节,观音菩萨问悟空紫金铃去哪里了,悟空也没迂到一开始就交出紫金铃,而是菩萨威胁念紧箍咒后无奈交出。“
禅到玉华施

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一节中,孙悟空拿出金箍棒舞得满天金光,也还是反映了他的虚荣心并未完全改变。
所以,与其说六耳猕猴死后,齐天大圣不再有,只剩斗战胜佛。不如说,这是一个顽皮猴子的成长史,真假美猴王是他走向成熟过程中遇到的直面心灵的挑战和困难。
比如我们自己,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历练,小时候调皮捣蛋的自我已不再,剩下的是现在成熟的自我,难道我们能说我们现在跟过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吗?
本文作者:欢呼大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