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关胜、杨志等朝廷将官,他们在梁山的心态是怎样的野史趣闻
在梁山这个大家庭中,虽然大家都以兄弟相称,但其实有一群人,他们跟其他好汉,始终都是格格不入的,没错,正是那些曾在朝廷为将的将官们。那么,他们在梁山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对招安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梁山接受朝廷招安以后,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杨志跟索超的对话。杨志、索超原是军中袍泽,都曾在梁中书手下当差,而且两人还进行过一场相当精彩的打斗,当时未分高下,自然是惺惺相惜。后来,杨志丢失生辰纲,迫不得已上了梁山。索超虽然武艺高强,但在梁中书手下并不得志,征讨梁山被生擒,也归顺了梁山。书中是这样写的:“杨志向前另自叙礼,诉说别后思念,两人执手洒泪。”

这是一处非常值得推敲的细节,在《水浒传》中,我们并不多见好汉流泪的情节,而现在杨志跟索超仅仅是因为“别后思念”,然后“执手洒泪”,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试想,晁盖死的时候,也没见谁谁谁真的哭得稀里哗啦的,而现在两个大男人仅仅因为“别后思念“,就流泪了。

杨志跟索超为什么流泪,自然不是所谓的思念之情那么简单,肯定有一种内心更深处的东西触动了他们,让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继而流下了眼泪,那到底是什么东西触动了他们呢?其实,就是他们共同的遭遇。原本都有着报效国家的鸿鹄大志,如今却都来到梁山当强盗,“同是天涯沦落人”,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都成了梦幻泡影,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除了杨志跟索超流泪的这处细节,我们还可以来看看整个将官团体对招安的态度。对于宋江的招安大计,基本就两种态度,第一,像李逵、武松等那样,公然拍案叫嚣,反对招安;第二,那就是将官团体的态度,他们没有明确地表示支持招安,但他们几乎一致的沉默,已经说明他们是赞成招安的。

很明显,将官团体始终把栖身梁山作为万般无奈的选择。在梁山,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在限制着他们融入这个江湖组织。强盗永远是强盗,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而这些个将官,心里想的始终都是如何为国建功立业,所以,他们跟梁山始终都是格格不入的。

关胜、杨志、呼延灼、秦明、花荣等将官,他们渴望在国家多事之秋,提枪上阵,赶赴前线,杀阵杀敌,建功立业。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朝廷的制度依旧没变,奸人依然当道,他们从江湖回到朝廷,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他们的命运,其实也只是重新回到原点罢了。
本文由傻小子读水浒原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文作者:傻小子读水浒(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