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什么用关胜打压林冲野史趣闻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排座次,林冲排名第六。
这个位置不算低,但是有好多读者不满,主要是林冲没有进入核心领导层。
梁山的核心领导层主要有四个人。
宋江是老大,提出了替天行道的山寨指导思想。
卢俊义是梁山的品牌,武艺和人品对于未来梁山黑社会组织的洗白至关重要。
吴用是军师,负责出谋划策。
公孙胜是神棍,在排名问题上可以搞点小动作,忽悠李逵等智商不高的好汉。
关胜和林冲谁排第五有一拼。
不少读者认为无论从对梁山的贡献还是人品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林冲都应该是第五位。
但是宋江硬生生把林冲压下来了,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林冲对于梁山有再造之功,如果林冲作为第五位好汉同时领导马军,以他的资格无疑可以代表三阮等元老派作为晁盖的接班人进入领导班子,那梁山最高决策层就不是四人而是五人。
若林冲进入最高决策层,和鲁智深等反对招安的好汉上下一条声,招安既定方针未必能够按照宋江的路线走下去。因为鲁智深排名也很靠前,掌握整个歩军,完全有资格参加领导班子扩大会议。
而关胜作为第五把手就不行,他上山时间短,在山寨也没有自己的死党,摆在那个位置上就像二把手卢俊义,纯粹是个摆设,不可能掌握实权。
那么,林冲受打压,为什么一声不吭呢?这就要从火并王伦说起。
王伦之死,是王伦集团、晁盖集团和林冲之间三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对于发展中的梁山来讲,能力超强的林冲属于决定组织前途的关键个人。
任何组织要壮大,都离不开关键个人,林冲之于梁山就是这样的人。
王伦如果胸襟广阔一点,面对拿着柴大官人的书信上山的林冲,纳头便拜,口称:“小可王伦,一介书生,无德无能,不若林教头兄弟文武全才,在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情愿将此位相让。”
以林冲的为人和义气,一定不会冒昧地坐上第一把交椅。
这个时候,王伦顺水推舟,恳请林冲做二把手协管军事,应该是双赢的事。
林冲赢得了面子,王伦有了得力的助手,一文一武,好好合作,也能把梁山事业做大。
但是可惜的是,历史不能假设,王伦心胸不够开阔,对于林冲一直采取打压的态度。
抢劫生辰纲案发,晁盖集团无路可走上了梁山,顷刻间就要图穷匕见。
王伦却恍若不见,还在喝骂林冲:“你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鸠占鹊巢的晁盖、吴用,利用林冲的积怨挑动其怒气,令王伦人头落地。
林冲火并王伦最大的收益者是晁盖集团。
晁盖抢劫生辰纲案,那是死罪。
林冲杀了王伦,晁盖等人才有了落脚之处,不用流落江湖,从此逐步把梁山建设成稳定安全的根据地。
晁盖、吴用、公孙胜分别担任梁山的一、二、三把手,掌握了山寨的实权。
小喽罗们也是获益者,新老大的管理能力和武功见识远远超过老领导,跟着晁盖比跟着王伦更有前途。
王伦是最大的倒霉蛋,丢了脑袋不说,还成为永世不得翻身的反面人物。
如果梁山取得了胜利,要编写一部历史书的话,王伦肯定是反面人物。
杜迁、宋万也是倒霉蛋,眼睁睁看着老大被人干掉,为了活命还要跪下来表态:“愿随哥哥执鞭坠蹬。”
林冲作为这场内耗的主角,则有得有失。
火并王伦前,林冲是五个人中的四把手,无足轻重。
火并王伦后,林冲是十一条好汉中的四把手,武将中第一位,基本上相当于晁天王的军事助理,应该说人尽其才,得到了重用。
但火并王伦对于林冲的长远发展有影响,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好汉看来这是林冲身上的污点。
林冲杀王伦虽说是为了梁山事业的发展,但毕竟是小弟杀老大,在江湖上是最忌讳的事。
这种事可一而不可再。这就决定了林冲对于新老大的任何作为只能忍,不能反抗,否则就是吕布之类反复无常的三姓家奴,为人所不齿。
此后的林冲,在梁山上一直是一名劳模型战将,无论是与朝廷作战,还是征大辽、征方腊,他都冲锋陷阵在第一线,立下赫赫战功,从来不跟领导争位置。
因为,梁山早期历史的轨迹决定了林冲只能是这样的角色。
本文作者:云雷国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