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岳飞是如何被诬陷的?野史趣闻

2018-11-05 06:38:39

岳飞蒙冤而死能称之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影响非常广的一桩案子了,而岳飞被冤枉的原因还是无中生有的。

先了解一下岳飞这桩被诬陷的案子的大概内容。

南宋绍兴十一年,宋高宗赵构将韩世忠、张俊和岳飞叫入皇宫,准备对他们进行奖励,韩世忠、张俊两人被委命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表面上看是升官,事实却是要减少他们手上掌管的兵源,也就在同一时间,赵构还废除了主要对金征战的三名宣抚司。

南宋绍兴十一年九月,秦桧遵从赵构和金人的指使,就为了把岳飞弄入牢中。秦桧指使手底下的人网罗岳飞要造反的证据,收买张俊和串通岳家军的重要人物张宪(岳飞女婿)的手下将领王贵、王俊等,陷害张宪预谋于襄阳变节,目的是为了让岳飞能重新掌管兵权。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随后张宪、岳飞和岳云父子被压向大理寺拷问,历经两个月时间的拷问,秦桧一无所获,又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能置岳飞的罪,这时秦桧老婆说“捉虎容易放虎难”,秦桧思考了片刻,随即决断要杀掉岳飞。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底,秦桧用了“无中生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和张宪判处了绞刑(还有一种说法是被下毒药)在风波亭,《宋史》中描写岳飞之死用了两次“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史书中就能感到作者的痛。

岳飞是保家卫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存在,没有岳飞南宋可以说是艰难险阻,那么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以“无中生有”的罪名弄死岳飞呢?

第一、金朝和南宋签署和平协议的最重要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让岳飞死,反观宋高宗赵构只想着在残存的国土上面苟且偷安。

第二、岳飞一心只想着征服中原,等待老君主的归来,赵构就想了,如果徽钦二帝回来了,他到那时皇帝的位置一定保不住。这就让赵构心中深怀疑虑地想杀掉岳飞,秦桧只是宋高宗赵构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宋高宗赵构在想什么才设计陷害岳飞。

这件千古冤案,就连执行者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但皇帝愚昧无道,怕马屁的昏官也多,岳飞也就是被当时的“舆论”给害死的。

岳飞被害后二十年,宋高宗下旨把岳飞和张宪的家人都放了,不限制他们的出行定所。

1162年,宋高宗赵构让位给了宋孝宗。

宋孝宗是南宋唯一算得上有成就的君主,登基后亲自下令北伐与金开战。宋孝宗想让百姓消火,激励士兵们对抗敌人,宋孝宗以宋高宗赵构的署名,下旨为岳飞洗脱一切罪名,让岳飞官复原职,厚葬岳飞。之后又为岳飞修建了“忠烈庙”,用来缅怀岳飞,追封为鄂王。与此同时,岳飞身上的一切冤屈都被洗净,终归给了岳飞抗金名将的荣誉。

其不然,宋孝宗之所以替岳飞洗脱罪名,也有出于无奈的原因。

岳飞过世后,宋金和议实现。南宋向金俯首进贡,一年一度的给金纳贡25万两金银,布匹25万匹,宋金两国东面定淮河、西面到大散关为边界。可是金朝派来宋的使节,对宋高宗赵构张口就骂,让赵构丢掉了君王的脸面,又无能为力。而且岳飞被害而死,已经让天下人生气。读书人和天下百姓对岳飞的死一直是怒火中烧,一直都会听到百姓不满议论。如岳飞被害三年后,有内侍右武大夫白锷馆客张伯麟在太学壁上题字:“夫差,尔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当时徽宗客死异乡,都明白这句话是在讽刺赵构。

赵构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不给岳飞伸冤,很难得到民众的支持,也很难激励士兵们对抗敌人,会使宋王朝统治陷入不利的局面。

当时,秦桧已经过世,赵构已退位但是是太上皇。因此,宋孝宗将陷害岳飞的一切罪因全抛到秦桧的头上,目的是制造一个假象:陷害岳飞的始作俑者不是宋高宗赵构,而是秦桧这个奸臣贼子。

即使岳飞在被诬陷之后平反,但真正的幕后主使人宋高宗并没有被追查,也不可能被追查,也是当政者为岳飞平反的原因也只是被迫与百姓的压力,以及时局的要求。

本文作者:何其忆(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