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之谜,可能并非和氏璧制成野史趣闻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后世留下很多价值无法估量的至宝。这些国宝拥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也有一些珍宝只见于各种书籍的记载之中,却没能完整的留下来。其中最珍贵也最令人惋惜的当属传国玉玺了。

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如同九鼎一般。在三国时期,江东猛虎孙坚曾经在东汉旧京洛阳发现传国玉玺,遂有称帝之心。但是孙坚却在攻击刘表时被荆州大将黄祖射死。后来袁术得到玉玺,也想称帝,但却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可见传国玉玺也仅仅是皇权的象征,就像九鼎之重,在于德行。

关于传国玉玺有很多历史谜团。首先是金镶玉一说。王莽篡汉时,向孝元太后讨要玉玺。孝元太后非常愤怒,将玉玺摔在地上,崩了一角。王莽就用金子把摔坏的地方补全。这就是金镶玉说法的来源。但是在《汉书》中只说太后将玉玺摔在地上,却没有“金镶玉”的记载。在《吴书》倒是提及,孙坚从井中得到的玉玺缺了一角,但也没有用金子补全。

第二是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秦始皇制作传国玉玺,然后这件宝物就成为皇权象征,在后世的皇帝手中流传。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主李从珂在契丹破城的时候。抱着玉玺自焚而死。从此玉玺的下落成迷。后世传国玉玺频频出现,尤其是明清时代,但是大多数为赝品,没有一个得到认可。

第三就是传国玉玺的材质。《史记》中记载,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所造。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认为这不过是一块石头,以欺君之罪挖去他的左膝盖。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却再一次受到猜疑,被挖去右膝盖。后来楚文王剖开这块玉璞,果然是绝世美玉。于是为了纪念卞和,命名为和氏璧。《史记》中记载,传国玉玺的材质就是和氏璧。

但是《史记》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比如《史记》中说,陈胜起义是因为大雨耽误时间导致民工不能及时赶到咸阳。这是死罪,所以造反。但是最近出土的秦朝竹简中记载,因为天气缘故而耽误行程,罪不至死。璧是一种扁圆形的玉,而传国玉玺是方圆四寸,上面还有精美的雕刻。用玉璧很难雕琢成这样。而且《明史》中记载,秦始皇是用陕西的蓝田玉做成传国玉玺,和氏璧的产地是南方荆楚之地。至于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就要靠后续的探索和发现了。
本文作者:徐岭小伙不轻浮(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