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内幕野史趣闻
2018-11-04 22:30:56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郑和下西洋的过程。
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这一年郑和从海外带回了很多国王,无数的奇珍异宝,动物,长颈鹿,狮子等等。国王是带回来朝拜朱棣的。
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是很烧钱的,但是朱棣还是大力支持。
“出海”对朱棣来说主要就是“保证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首先朱棣的侄子朱允炆不知去向,朱棣的皇位是篡的朱允炆的(当时打的名义就是清君侧),坐在金銮殿上也会不踏实(如果朱允炆没死的话),朱棣想要利用这个机会来寻找朱允炆。
再者,此次航海,郑和还有个使命就是为朱棣正名,让周围的国王都来朝拜朱棣。
朱棣崩,出海停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郑和下西洋其实搞得就是一个面子工程,因此当永乐大帝朱棣去世之后,满朝文武就向新皇帝进言,这个面子工程不能再搞下去了。这个工程基本上消耗了国库的四分之一,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买几只动物回来?因此新皇帝就不再允许郑和出海了,当时的官员甚至还烧掉了郑和最最珍贵的航海纪录,这些东西在当时全世界都很宝贵。
郑和出海只为心中的信仰
前面说到的两个任务都是为了朱棣,但是郑和还有另外一个动力驱使他年迈多病仍然执意要出海,那就是他的信仰。
郑和原名叫做马三保,是一个穆斯林,父亲和爷爷都去过麦加,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是伊斯兰的圣地。
郑和这个名字是朱棣赐的,郑和非常想去寻找心中的麦加。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里面也提到一位去寻找麦加的老者。
郑和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即使他是一个太监,但是他比正常男人还要执着,他那么多次下西洋,去找麦加。
最后在1431年,他终于申请到了第七次出海,但是他在印度就下船了,最后留下了一个牙齿给随行的人,拔牙齿带回去,就说郑和死了。因此现今的郑和坟墓里就一颗牙齿,他的尸体到底在哪还不得而知,他肯定是继续前行去寻找麦加了。
本文作者:Readerplus(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