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武将的结局――尉迟恭野史趣闻

2018-11-04 21:35:37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着自己部下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当中除策划谋略的文臣外,最积极、功劳最大的便是尉迟恭。

之后李世民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史称“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天下基本都是他打的,与开国皇帝一样,他要面临一个问题,是否要杀功臣。

李世民是一个自信、自负、自傲的人,他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己的能力,而且自己正当壮年,他选择不杀,他的这个选择让后世很多人都崇拜他。

后来他建凌烟阁,内挂二十四功臣画像,尉迟恭便是这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这人,憨厚耿直,之前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在玄武门之变中更是勇猛无敌。

而李世民也没让他失望,天下平定之后并未杀功臣,但是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尉迟恭是个粗人,治理国家他不行。本来也没什么,好好享福就行了。但他的性格说好听点是憨厚天真,说的不好听用东北话说就是“彪”,以前他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等国家安定不打仗了,李世民成皇帝了,日理万机要处理国家政务。便不会像以前那样了,而他感觉失宠了,李世民都用那些“娘们”一样的文臣了,这让尉迟恭很不开心。

不开心久了,在一次宴会中出事了,在古代很讲究座次的,像尉迟恭这样的功臣都是坐上位的,但这次有人坐在他前面,这让他很不爽。酒过三巡后,在宴会上他对坐他前面的人大声质问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坐在旁边的李道宗好意劝解,没想到尉迟恭抡起拳头就给李道宗一拳,李道宗眼睛都快被打瞎了。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也是功臣,李世民看着自己的部下拳打自己的堂弟,满脸的不高兴离席而去。

随后李世民单独召见了尉迟恭,跟他说了汉初之事,尉迟恭此时明白了,在这样下去自己小命可能不保了。

之后尉迟恭告老还乡,闭门谢客,十六年不出门。一直住在家里求仙问道,而且学着演奏清商乐曲自娱自乐,不跟外人交往,得以安享晚年,享年七十四岁。

其实比起历史上的其他武将,这结局可以说是善终了。大家觉得呢?

本文作者:图南读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