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卒、阿莱科斯、鲁迅野史趣闻

2018-11-04 21:35:16

有一本希腊抵抗运动领导者帕那古利斯·阿莱科斯的传记。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是女记者法拉奇的恋人。

传记中有一段是讲他坐牢的经历。他不驯服的态度惹恼了一位监狱小头目丁男。毕竟别的囚犯都会对狱卒表现出恐惧、低眉顺眼。而他不一样。丁男一直想尽办法折磨他。他的报复方法就是编丁男如何在土耳其的后宫卖春的故事,他用小说家的手段把故事讲得非常吸引人,囚犯们都跑来听这个故事并不断传出笑声。

后来革命派取得了一些胜利,政治犯被释放,甚至有人怂恿阿莱科斯去控告丁男在监狱中对他的拷打,丁男也吓得面如土色,但他拒绝这样做。他拒绝居高临下地审判别人的罪行。他认为狱卒的所为是制度造成的,所以他可以无条件地宽恕曾与他敌对的曾虐待他的人。身体的苦刑已经结束了,何必再想?一个残酷、错误的制度驱使着许多人盲目地为它工作,他们犯错也是出于无知。而且他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他认为谁也无权审判或统治另一个人,只审判罪行就可以了,不需要为私怨去报复别人。他渴望的是一个更加平等、自由的社会,对他自身所受的不公正,可以暂时抛到一边。

李敖也讲过狱卒对他所做的事,也一样心平气和。毕竟象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每天都会遇到,要报复是报复不完的,阻止那个机器继续制造这样的人才是正理。

鲁迅讲过一个故事,某名人因某事受了伤,为表示自己的无辜,还拍照登上报纸。他讽刺说,这个伤口细小得很,如果日本人不看配文,估计以为是色情照。并不是说鲁迅没有同情心,而是觉得对方没有抓住要点,也就是精致的利己者,平时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话,仿佛他真的相信一些崇高美好的事物,但最肉痛的仍是自己。人人有伤口可晒的时候(朝不保夕),养尊处优之人却第一个晒伤口,对比没有话语权的大众,当然有点象小丑。

本文作者:其所非(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