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政变 赵高专权野史趣闻

2018-11-04 17:36:37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中原六国,统一天下,国号为“秦”。他实行中央集权,在内政外交、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赞扬道:“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他还废除沿用国君“王”的称号,用上古三皇五帝位号合称“皇帝”,而自号始皇帝,希望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他的这一美梦和来之不易的大秦江山却断送在阴谋家赵高之手。

公元前210年,始皇巡视天下。他有二十多个公子,大公子扶苏被派往上郡(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以南地区)监军。时蒙恬任将军,威震匈奴。诸公子请求随父皇出游,惟小公子胡亥受宠,得到应允,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也随从出游。是年冬,始皇的巡游队伍自咸阳起程,出武关、沿丹江、汉水,直达湖北云梦。渡钱塘江,达会稽郡之吴中。他决定率众取道临淄,西返咸阳。当时已至次年夏天,车驾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始皇病发,御医医治无效。始皇厌恶谈论人死,群臣也无人敢谈及死事。始皇见病情日益沉重,便写一遗诏嘱令速送给公子扶苏,上书:望回来参加丧事,至咸阳安葬。”诏书封好,存放在符玺令赵高处,未交给使者送出。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始皇“驾崩”。当时只有小公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李斯因始皇在外地逝世,又未正式确定太子,担心皇子们和朝廷有变,便秘不发丧,将棺材置于辊轳车中,令始皇生前宠幸的宦官相陪,所到之处,百官报告政务及进献食物仍如往常,宦官于辊轳车中假托皇帝之命处理政务。

赵高见始皇逝世,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御印均在自己手中,而自己又是胡亥师傅,深得宠幸,若使胡亥即位,胡亥笼幸自己,且他年轻不善事务,自己便可掌握大权。于是便决意拥立胡亥登基。他将始皇给扶苏的诏书,面呈胡亥道:“皇上逝世,并未下令分封诸公子,只赐给大公子扶苏一封诏书,扶苏一到,就会即位当皇帝,到时候您连寸土封地都难得到,怎么办呢?”胡亥答道:“老师所言有理。但我听说:‘明君知臣明父知子。’如今父皇逝世,不封诸子,我有什么说的呢!”赵高道:“话虽如此说,但如今天下大权,掌握在您、我及丞相李斯手中,及早即位掌握大权,还是放弃大权,望您三思,使别人臣服于己或向别人臣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胡亥道:“立长不立幼为祖先所定之规,废长兄而立弟,不义也;不奉父诏,畏死而图谋篡位,不孝也;才能浅薄,却依别人扶植勉强即位,不能也。此三者,为大逆不道,非但天下人不服,自身也会遭殃,国家也会灭亡。”赵高道:“臣闻商汤和周武王杀死了他们的君主,天下人皆认为是义举,不为不忠。卫武公就兄夺权,而卫国载其德,圣人孔子著之,不为不孝。行大事不能顾及小节,施大德用不着谦让。如顾小而失大,后必有害;犹豫不决,后必有悔;断而果行,必定能够成功。希望您好自为之。”胡亥长叹道:“如今皇帝还未发丧,怎好以即位之事相求丞相呢?”赵高见已说服了胡亥,便对胡亥道:“时机不可误,待我去与丞相商议”

丞相李斯

赵高见到李斯,道:“皇上逝世,并未立嗣,只是给大公子留下一封诏书,还未发出,如今确立太子之事,仅在您我一言,您看怎么办?”李斯反驳道:“此种亡国之言,非人臣所当议也!”赵高道:“您同蒙恬相比,才能谁高?功劳谁高?谋略谁深远?取信于人谁强?与大公子交谊谁厚?”

李斯道:“五者皆不如蒙恬,您为何如此苛求我呢?”赵高道:“大公子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如即位必用蒙恬为相。更何况臣所见秦之添相,成功臣的封爵未有传到第二代的,恐怕您终不能怀着通侯之印告老还乡。依臣所见小公子胡亥仁慈笃厚,轻财重士,尽礼敬士,秦之诸公子未有能与之相比的,可以立而为嗣,望您速作决定。”李斯道:“您还是自守本分吧!我听从主上遗诏,奉天听命,何虑之有!”赵高道:“安可转危,危可转安,人如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怎能称得上与圣人一样聪明呢?”

李斯闻言,很是生气,便指责赵高道:“我李斯不过是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街巷一布衣,蒙皇上恩宠,耀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享受尊位及厚禄。皇上将国家安危存亡之重任交付与我,我怎敢有负于皇上呢!忠臣不因惧死而幸存,人臣当各守其职,请您勿复多言,否则将令李斯得罪于您。”赵高道:“如今御印及皇上给大公子的诏书,都在胡亥手中,天下的权力和命运亦掌握在其手中,我已看出胡亥之志,必欲为嗣,我与您商议此事,实承胡亥之意,您怎么还意识不到呢?”李斯道:“臣闻晋国改换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公兄弟争位,其兄公子纠被戮;商纣王屠杀亲属,不听谏阻,国为废墟,三者皆违背天意,结果社稷危亡。我当做堂堂正正之人,怎能参与叛逆阴谋!”赵高见李斯不从,便威胁李斯道:“上下一心,内外一致,事情就不会出差错,亦可以长久。您如依计行事,就能长保富贵及爵位;如放弃机会不干,必祸及子孙,我实在为您担心。聪明人要随机应变,您怎么还犹豫不决呢!”李斯终归难以摆脱功名及利禄的羁绊,又惟恐蒙祸遭殃,便仰天长叹道:“您既奉胡亥之命来通知我,李斯敢不遵命!”

于是,李斯便参与了赵高叛逆夺权的阴谋,赵高与胡亥、李斯私下拆开皇上赐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加以更改,诈称丞相李斯在沙丘受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始皇赐给扶苏及蒙恬的诏书,编织罪状,命令他们自杀。“绍书”说:“朕巡夫下,祷祀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赵高等人将“诏书”封好,盖上皇帝御印,派遣胡亥的门客至上郡将诏书送给扶苏。

扶苏见到诏书,掩面大哭,跑进屋里就要自刻。蒙恬心怀疑虑,上前对劝阻扶苏道:“皇上巡视于外,并未确立太子。令我率大军三十万守边,公子任监军,此天下之重任。如今仅凭一使者来,就要自杀,怎能断定使者不假?望公子三思,再请示一下而自剑,也不为迟。”使者见状,连连催促。扶苏为人忠厚,遂对蒙恬道:“父令子死,岂须再请示!”言罢,遂以剑自刎。蒙恬仍疑团不解,不肯就死,使者便将蒙恬逮捕下狱,囚于阳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


蒙恬

使者回来复命,胡亥、赵高、李斯三人见障碍已除,喜不自禁,遂下令扶柩继续向咸阳进发。途中天气炎热,辊轳车中始皇的尸体开始发臭,不时发出阵阵的腐臭之气,赵高等人就令装载一车鲍鱼,以混淆尸臭。车从直道抵达咸阳,赵高等人才发布治丧公告,群臣始知皇上已于七月早崩,满朝哀戚。李斯、赵高拿出伪造的始皇诏书,告谕天下,立胡亥为太子,择日即位,是为二世皇帝。并将始皇葬于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南)。胡亥即位后,仍令李斯为左丞相,主持外面政务;封赵高为郎中令,在宫中侍奉二世皇帝,掌握了实权。

不久,赵高撑援胡亥设法处死掌握兵权的大将蒙恬和蒙毅。又劝胡亥“尽除去先帝之故臣”,众多秦朝宗室大臣,因赵高的陷害而被杀,连其政变的同谋李斯亦未能幸免。从此,秦朝的中央大权完全落入赵高手中。

本文作者:出版家每天见(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