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的悲剧,他绝对脱不了干系野史趣闻
在中国近代史上,东北遭到的首次重大侵略是1894年的甲午战争,一般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清之战,从表面上看也的确是如此,然而甲午战争绝不仅仅是大清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如果你有深入观察当时的国际形势就会发现,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真正假想敌其实是俄国,因此,甲午战争表面上是中、日之战,实质上是日、俄争夺侵略中国东北的先机之战。
其实,俄国早已对中国垂涎已久,历史上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在世界各国中开始得最早。早在17世纪中叶,俄国的哥萨克军团就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起,俄罗斯民族逐渐实现大国崛起,随着国力的增强,俄国向远东地区扩张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后来的中俄
东北地形图
《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正式获得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野心不断暴露并扩大。
俄国一直想在中国修建铁路,但是,当时俄国政府的财力实在有限,并且俄国统治者当时时尚未将向远东地区扩张作为本国的主要战略,因此该条铁路的修筑计划并未得到落实。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1892年向沙皇提出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修筑的建议,此建议遂被采纳。
当然,我们都知道,俄国此举的主要目的绝不仅仅是向中国借路,而是想通过铁路的修筑将中国东北地区纳入自己的囊中,进一步攫取中国东北地区的领土。结合背景我们可以明确得知俄国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就已形成通过获得筑路权侵略满洲的意图。也正是由于当时俄国的意图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与俄国同样急于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在当时对此甚为担忧。最终在19世纪末,俄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出现了战略上的潜在冲突,这种潜在的战略冲突很快就演变为现实冲突。在获悉俄国意图在满洲修筑铁路的计划之后,日本政府立即认识到,俄国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增强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中国东北、朝鲜将被纳入俄国的势力范围,因此产生了危机感的日本政权决定铤而走险、先发制人,通过对华发动战争获得朝鲜半岛和满洲。于是甲午战争最终爆发。
甲午海战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俄、日两国已经隐隐形成了竞争在满洲及朝鲜半岛的侵略权益的局面,问题只在于哪一方先下手。俄国通过主动释放准备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消息,诱使日本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甲午战争、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
因此甲午战争是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竞争的序幕,是俄国挑唆起来的、日本受到俄国的诱惑而发动的以防止满洲和朝鲜落入俄国手中为目的的战争。
本文作者:历史的足迹2017(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