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妓女在中国古代文人生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野史趣闻
姜夔的一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道尽了文人雅士与青楼女子的感情纠葛。
这些“云恨雨愁”化成优美诗词,流传后世。《全唐诗》中有2000首与青楼女子有关,可见她们是多么重要的创作题材。后人叫得出名字的大文豪都与青楼女子有过微妙的关系。
杜牧一句“赢得青楼薄幸名”便体现了晚唐文人狎妓风的流行。杜牧妙笔生花,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妓院,夜醉不归。杜牧不但逛青楼,玩妓女,还经常在家里呼朋唤友,日宴夜饮,招妓作陪。“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正是形容他的两位家妓。
而宋代失意的柳永,更是“忍把浮名 换了浅吟低唱”,在青楼风尘里做他的“白衣卿相”。妓女们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的悲剧命运,只有他能默默体恤。他的爱情辽阔如江海,滋润普天下薄命红。
历史上为人所知的文人与妓女的风流往事。不胜枚举,如,李白喜欢青楼里搂着“洋妞”喝酒赋诗;白居易为了青楼女子发奋写诗;多情苏轼干脆将妓女娶回家过日子;周邦彦以文采俘获李师师芳心,从肉体上与精神上挖了宋徽宗的墙角;等等。可见,能在万花丛中玩出花样的文人实在是不少。

妓女和古代文人的关系一般分为:惺惺相惜的红颜/蓝颜知己和包养文人《匣心记》中称之为做恩客。
古代文人狎妓,妓女们并不是“下处”里的廉价小姐,而是接受过训练的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倌人,他们之间往往不是为了发泄肉欲,而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生活需要。一些道学先生咒骂妓女是有伤风化的“下贱之人”,而在一些比较开明的文人雅士眼中,她们却是“红粉知己”,志同道合,诗歌唱和,乐而忘返。譬如李师师,就曾让一代帝王宋徽宗流连忘返,譬如有情有义的柳如是,才貌双绝的李师师。

才貌双绝的李师师
李师师是中国娼妓业的品牌人物。其人气虽经千年而不衰,粉丝前仆后继,绵延不息。她的一生,是具有颠覆意义的一生,是草根和民间大败贵族与学院派的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虽为妓女,却凭着一身色艺,击败宋徽宗的三宫六院,独获专宠,把宋徽宗这个货迷得五迷三道,不知南北。

有情有义的柳如是
柳如是非常有打造个人IP的意识,24岁时毅然地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做侧室,因为在民族气节上表现得格外坚定,也成了史上唯一一位受到国学大师赞誉的名妓。
交际花做到柳如是这种级别的,已经脱离”妓“和”娼“,而上升成为”伶“与”红颜“的程度了。
妓女也包养“小鲜肉”
很多风尘女子都曾向潦倒落难书生施以援手、着意结交,甚而委身文人等。
最知名的“小鲜肉”就是柳永了。柳永大半生都留恋青楼,却从不把女性当做玩弄的对象,而是同情她们的命运,尊重这些“意中人”、 “知音人”的人格,从内心深处感知、眷恋她们,为这些学识与主见俱备、品格与志趣高雅、向往憧憬美好人性的女子寄情与疾呼。
那时的妓女不仅有情有义,还集体包养了这位落拓才子。一首歌儿唱得好,“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得七哥一首词,可以慰风尘。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的体贴垂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恳切执着,正是对社会下层女子无奈命运的慰籍。上天把柳永这样一个男人赐给了她们,也同时赐给了她们尊严与爱,还有温暖,而妓女们的“怜才深意”也满足了文人被崇拜被热爱的心理需求。
风流一生也穷困潦倒一生的柳永,五十多岁去世时,身上连安葬自己的钱都没有。京城的歌妓们慷慨解囊,大家凑份子,为这位大哥操办了后事。史籍记载,柳永入土的那一天,“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
每年的清明节,名妓们相约来给柳七哥上坟,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风俗,叫做“吊柳七”。吊柳七的情景是怎样的?《喻世明言》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诗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包养的专业术语古时叫“做恩客”,是说妓女同某一位客人格外要好,甚至到了倒贴嫖资的地步。在《匣心记》中,新科状元乔运则便是被花魁娘子段青田“包养”的小裁缝。她把自己收到的嫖资都补贴给了乔运则。却是被恩客算计得要亲手毒死她,只为了永远的拥有她。

亦如杜十娘将自己托付于李甲,却是被当成倒卖的商品,不过是浮世一场空。
《匣心记》是一部将青楼文化描述得非常详实的古言小说。在文中就有提到妓女的出局儿、住局儿、做恩客、做花头,甚至是花魁榜的竞选,落魄文人受妓女接济的详实描写。
例如妓女出局儿,在宴席上要争相作诗:
“满座叫好声中,但有一人意犹不足道:“何苦唱这些陈词滥调,今夕既然各位女校书群花雅集,何不以诗句酬之?咱们也不限韵、也不拘体、也不定题,只使一人咏一样花,唱来给大家洗耳。
片刻后,武陵春的绣杏先作成一首《咏蔷薇》,唱曰:“竹架藤篱迥绝尘,长条狂蔓斗横陈。盈盈承露如含笑,脉脉临风别有神。惭愧诗翁称野客,分明少府当夫人。不知何事偏多刺,惹带钩衣作态频。
接下来是对霞,也是一蹴而就,作成一首《咏杜鹃》,唱曰:“望帝魂消出蜀都,花间血泪半模糊。笙歌可醉红帚否,罗绮曾烧绛蜡无。十里春风山踯躅,一堂夜身锦氍毹。鹤林寺里留佳种,谁遣仙人顷刻呼。”
从他们中随便拉个妓女到当代来考一考,基本上是文学博士的水平。
还例如落魄文人曾受妓女接济,功成名就后也会想与妓女重修旧好,有红叶之盟,往往会以诗传意:
“说是京中一名妓,除籍随了一位富豪,却仍有许多昔年的相好时不时撩拨于她。其中有一位当世名士托人送了她一柄扇,据说是早年这名妓赠予他的,这扇上本画着一株柳,名士在旁加题了一首韩致光的《咏柳》:‘裹风拖雨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
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那名妓收到画扇,也在旁和诗一首,送还给名士,诗曰:‘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从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名士看后感概万分,便传于一干挚友观赏,已成九城佳话。”
古代文学里生动鲜活的女人形象多数取材于青楼女子。她们比起古代旧时女子,更能接触到先进的文学,更由于身世落魄,不得已进入青楼。很多女子即使身处烟柳巷,也依然对爱情有着最纯洁的向往,也能与当时的文人相应和。

在妓女和文人之间,有一架共通的桥梁,叫做相知相惜。
《匣心记》中的青楼花魁段青田被当朝摄政王看上,从青楼名利场到宫廷生死局,谱写了一曲九重天与风尘地的凄美虐恋。
在爱情的开始,是宿命。
在宿命的尽头,是我永远爱你。
腾讯文学9.9分高分推荐《匣心记》 :字字珠玑的文笔、始料未及的真相、彻骨入髓的爱杀,这是一部从古言套路中挣脱出来的真情之作!一念情痴金匣起,死生契阔心相照——
开创古言小说新门类,首次全方位、细部呈现青楼真相,首次呈现真正的青楼生涯:她们的挥霍无度、假情机关、麻木不忍,以及她们身为玩物的无奈与悲哀。
从青楼名利场到宫廷生死局,真实复杂的人性斗争穿越时代、扑面袭来一个在九十九地之下,追欢卖笑地玩弄着感情、伎俩;一个在三十三之上,不动声色地操纵着阴谋阳谋。生存的江湖里,哪里容得下傻白甜般的幻想,万丈红尘间,他们却始终保留一份赤子之心。(本文来自文史百科)
本文作者:那些闲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