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野史趣闻
说起战国四公子,大家是耳熟能详,在那个混乱动荡的时代,各诸侯国的贵族为了让本国变得强大,他们礼贤下士,扩大势力,网罗各种人才。包括学士、方士、术士、侠客等。其中,以养食客闻名天下的有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这四人都是皇族贵胄,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今日只看他人眼中的四公子:
首先是综述: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贾谊
'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曹植
平原君:
平原君在乱世之中虽为翩翩公子,但是不识大体,利令智昏。贪图上党之地而使赵国四十万军队败与长平,邯郸几乎覆亡。——司马迁
平原君仅是窃得一时名声之人,不懂为国计虑。在拒燕之事上不懂用赵将廉颇、赵奢,反而割地与齐借来不会被赵所用的田单。冯亭献上党之事,平原君也不知避开祸患,贪取土地而引起长平之祸。因此平原君难以辅佐危殆的国家,也无法抗拒强秦。——苏辙
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李牧
信陵君:
'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荀子
'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司马迁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李白
'千乘为之轼庐,诸侯为之止戈。贵非吾尊,重士逾山。搦秦起赵。威振八蕃。则信陵之名若兰芬也。'——左思
春申君:
“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後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司马迁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杜牧
“输忠世子得逃秦,二十馀年相国荣。固位但知迷孕女,防身惜不用朱英。”——徐钧
孟尝君:
“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司马光
'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司马迁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荀子
转自知乎作者——想想过去看现在
本文作者:无小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