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70大寿,此人写对联挖苦,梁启超加了两笔后,康有为大喜野史趣闻

2018-11-04 07:04:06

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指在古代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的。倘若有哪家有七十岁的老人,那必定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会前来祝寿,顺便也为自己讨个吉利,古代祝寿的方式有很多,送礼送红包的不比现在少。但比起这些,撰写寿联却是当时祝寿最为常见的一种做法。

寿联,其实也就是对联,只是其中带有吉祥的寓意。古代最有创意的寿联,当属乾隆爷在皇太后七十岁寿辰献上的那一幅了。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里所说的皇太后便是电视剧里面的甄嬛了。然而,电视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其实在历史上,这位皇太后的的确确是乾隆的生母,历经磨难,乾隆登基后才母凭子贵被封为太后的。据说乾隆和太后的关系很不错,母慈子孝。更重要的是,两位都是高寿之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皇太后七十大寿,乾隆极为重视,宫里张灯结彩的极为隆重。哄得老太后乐得合不拢嘴。乾隆爷也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副寿联。上联是:“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下联是“生个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母亲。”此对联先抑后扬,且用调侃的手段表达出祝福的寓意。皇太后先是颇有不悦,随即脸上便恢复了笑容。直夸到乾隆文采不错。当然,这样的对联,虽然并无恶意,却也只有乾隆自己写出来没啥毛病,要是换作其他人,估计早就一命呜呼了。

后来又过了一百多年,轮到晚清的康有为七十大寿时,有人对他便没有这么客气。大家都知道,康有为在历史上也算是鼎鼎大名的。可惜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瞬间失势。面对清政府的搜捕,也只寄隐居海外,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然而,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康有为凭借前半生积攒的影响力,其七十大寿也算过得热闹非凡。

这天,正当一群里再为康老祝寿时,一个与他政见不同的人,也差人送来一份“贺礼”,康有为命人打开后,却是一副“寿联”。上联是:“国之将亡必有”,下联是:“老而不死是为”。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副嵌字联,在两句话的后边的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康有为的名字“有为”。而且,读过《中庸》的人都知道,这幅“寿联”,正是从其中一部分内容借鉴过来的,《中庸》的原句是“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为贼”,送这副对联的人意思就是说康有为是“妖孽”、“贼人”。

康老在看了这副对联之后,气得都快要不行了,脸都发绿了。急命下人将此对联丢弃掉,以面影响了自己过寿的心情。这时,康有为的学生,维新变法的另一主角梁启超站出来,说道,:“老师且慢,今天是老师的生辰,切莫因此坏了雅兴,且容我加两笔,老师再来欣赏。”

说完,不待众人反应过来,梁启超便随手抓来一支笔。在那幅骂人的寿联上各加了两个字。第一句后面加上“忠烈”二字,在第二句后面加上“仁瑞”二字。加完后这副对联变成了“国之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仁瑞”康有为看后大喜。众来宾也为梁启超的文采所折服。

本文作者:冷门历史大全(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