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逸闻趣事:要孙中山拜师野史趣闻
康有为“抢”了梁启超的进士
1895年,康、梁赴京参加会试。当时的主考官徐桐等人是极端保守的官僚,在他们看来,康是一个有叛逆思想、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他们告诫阅卷大臣,广东试卷中有才气的,定是康有为,千万不能录取。但所有的试卷都一律将考试人的姓名封闭,因此只能从内容猜测。一位大臣发现了一篇才气横溢的试卷后,便相互传阅,阅卷大臣都以为是康的,决定不予录取,但事实上是梁启超的试卷。结果,康高中进士,梁名落孙山。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当时孙中山也在广州开业行医,两人相距甚近。孙中山曾托人致意,希望与他会谈,争取他参加革命。康有为比孙中山长六岁,拒绝平等见面,要求孙中山先办一份门生帖子,拜他为师,才允见面。孙中山认为条件太苛,两人终于没有相会。
“同用工夫早生佳子”
康有为逃亡日本期间,有次应邀参加华侨梁渭家的婚礼。在闹洞房时,康有为即兴作诗:“司月二大旦牛住了”,并邀请闹洞房的亲友宾客在每个字上加一笔,组成一句贺词。后在康的暗示下,新娘在“司月二大”四字上各加一笔,新郎在“旦牛住了”四字上各加一笔。添加完后,康让新娘和新郎齐声读出。新娘新郎两颊绯红,难于启齿。康朗声读道:“同用工夫早生佳子。”在场宾客哄堂大笑。
妙助徐悲鸿与爱人私奔
徐悲鸿与上海大同学院教授蒋梅笙之女蒋碧微在哈同花园一见钟情。但蒋早在13岁时已与苏州同乡查紫含订了亲。查家乃姑苏大户,退亲几乎不可能。万分苦恼之际,徐便向康求教。康听后,略加思索,仰天大笑:“哈哈,就让老夫来穿针引线吧。”
此后,康多次登门,说服了蒋梅笙。1917年5月,徐与康商量,准备在春暖花开之际,携蒋碧微赴日本写生。经过一番策划,康先让徐躲进辛家花园,“失踪”几日,临行前蒋碧微才化妆潜出。赴日前夜,皓月当空,康设宴为他们饯行。他举杯道:“祝贺悲鸿与蒋小姐私奔成功!”然后提笔深情写下“写生入神”四个大字,赠给这对才子佳人。
蒋碧微私奔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其父已知内情,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内装石头,并在《申报》上登了爱女病逝“讣告”,借以掩人耳目。
章太炎撰联嘲弄康有为
据说,章太炎曾撰联嘲弄康有为变法不成,反组保皇会。上联:国家将亡必有;下联:老而不死是为。该联既嵌入“有为”二字,又运用歇后语的方法,分别隐去“妖孽”和“贼”(《礼记·中庸》:“国事将亡必有妖孽”;《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
本文作者:上官婉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