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卧病瀛台、垂危之际,曾密谕醇亲王载沣杀掉袁世凯?野史趣闻

2018-11-03 22:32:11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亡。帝后之死让有个远在海外的人觉得机会来了,可以重返祖国,实现政治抱负了,此人就是1898年戊戌年掀起政治狂澜的康有为康圣人。康圣人戊戌年之后逃到海外,一直以光绪皇帝的忠臣自居,对海外华侨宣称自己有光绪陛下的密诏,是大清未来的宰相,也骗了不少的美元。

现在陛下驾崩了,康圣人就一口咬定是袁世凯弑君,他在海外发出了《光绪帝上宾请讨贼哀启》和《讨袁檄文》,还上书摄政王载沣,请求摄政王诛杀袁世凯,说是“为先帝复大仇,为国民除大蠹”。康有为怎么就笃定是袁世凯害死了光绪呢?其实为光绪复仇是幌子,为自己重返大清政治舞台是真,康某人知道,面对具有政治干才的袁世凯,他老康是不可能有机会,只有搞掉袁世凯,他才有可能真正回到权力中心。老康不只是嘴上说说,他还真的派出特使回国联系肃亲王善耆和国公载泽等反袁的满洲亲贵。老康还真会搞统战,一拨拨反袁力量开始有了联合的倾向。他们都寄希望于摄政王载沣,指望着他能手起刀落,干掉袁世凯。袁世凯此时,还真的有点危险!

康有为

至于那位年轻的摄政王载沣呢?他又魄力除掉老袁吗?又能以什么理由除掉老袁呢?

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多年在政界和学界蔓延,就是所谓的戊戌政变是缘于老袁的临阵叛卖,向荣禄告密的。这种远远背离真相的说法流传下来,又导致了其他一些匪夷所思的的传闻不胫而走。在清末民国年间,一个流传得相当广泛的传说这样说:当光绪皇帝病卧瀛台,生命即将告终的时候,他的弟弟载沣曾经前去见过他一面,兄弟二人做了一次密谈。在这次会见中,快死的光绪皇帝对自己的侄儿溥仪即将继承大位,弟弟载沣要当摄政王这个结局表示很满意和欣慰,此外,光绪皇帝还嘱咐载沣将来掌权后,一定要干掉袁世凯,为自己雪耻。

这个传闻可靠吗?完全是扯淡!任何史书都没有这件事情的记载!载沣这个人喜欢写日记,每天的事情,不论大小,尤其是曾经去过何处,都会一一记录的。但是,载沣的日记里却没有去瀛台的记录。从宣布载沣出任摄政王到光绪皇帝驾崩,这中间总共才一天的时间。载沣在这一天当中面临的最大事情,就是赶紧遵照慈禧太后的懿旨把宝贝儿子溥仪抱进皇宫,这就够他忙的了。再说,他不可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自己的哥哥光绪皇帝很快就要翘辫子了,还能赶在光绪弥留之际奔向瀛台,去见哥哥最后一面。即便真的见了面,兄弟二人就能畅所欲言吗?光绪皇帝是被软禁在瀛台的,周围全是太后布下的眼线,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向太后报告。这一点,不止光绪知道,载沣也明白。因此,虽然载沣过去也去过瀛台,但也不过是礼节性地问候罢了,兄弟二人也不敢说什么套心窝子的话。

所以说,什么临终兄弟会面定下杀袁决定也纯粹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的臆想!

光绪皇帝虽然没有可能给载沣下达杀袁的最后指令,但是载沣仇视袁世凯却是真正的事实!这并不是因为载沣要替兄长报什么并不存在的戊戌年被出卖之仇,而是因为袁世凯是清末皇族集权的一大障碍,也因为袁世凯是清末君主立宪的重要鼓吹者!袁世凯已经成为满清青年贵胄眼中的一根刺,必须除之而能后快!载沣是什么人?他虽然没有溥伟、铁良那帮人那样的才干,但复兴满洲辉煌的心理却一点不输于那些人!

一心想恢复祖宗荣耀的载沣,自然难以容忍汉族强臣袁世凯的存在!所以,载沣还真的想过搞掉袁世凯。

本文作者:朱言论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