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从亲王到皇帝的逆袭之路(一)野史趣闻

2018-11-03 19:01:01

公元1360年五月,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在与自己的宿敌陈友谅对峙,只要赢下来这场战争,朱元璋的大明帝国就会初具规模。也就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我们的主人公,明成祖朱棣出生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妃子,相比于他的出生,此时朱元璋的眼里,是兵临城下的陈友谅大军,对他而言,朱棣,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儿子而已。这个极具军事才能的皇帝的出生,从来就没有被人看好过。

明成祖朱棣

童年的朱棣并不得朱元璋的宠爱,此时朱元璋的心都在太子朱标身上。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深得朱元璋喜爱。当时著名的学者宋濂就是朱元璋指派给朱标的老师,反观朱棣,从小就成长在刀林剑雨中,即便是后来朱元璋赢得了天下,朱棣依然没有收到很好的教育。朱标生性仁厚,当时朱元璋大肆屠杀胡惟庸同党,朱标也曾直言进谏,只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过早去世,也是朱棣后来起兵的重要原因。

虽然朱棣受教育的程度没有朱标高,但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或许就是这个人的影响,让他在以后的称帝之路上,有了披荆斩棘的能力,他就是明初名将,李文忠。李文忠优秀的军事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朱棣,他的战争经历也让朱棣对战争有了初步的理解,朱棣跟他的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朱棣的天赋也很强,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在后来与朱棣对峙时,就惨败于朱棣之手。

公元1371年,朱棣受封为燕王,公元1381年,二十一岁的他就藩于北平。这十年,他在朝堂之内平淡无奇,在哥哥朱标的光芒之下,他就像一苗烛火,燃烧着,却总被人忽视。直到就藩于北平,他的人生才真正精彩起来。朱棣的军事首秀开始于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此时的朱元璋终于想起了他的这个儿子,把部分兵权交给了朱棣,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成为主帅,从出生到出征,相比于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这个荣耀来的太过于漫长。虽是第一次,但朱棣却没有让人失望。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一次,朱棣的对手是北元名将乃儿不花,面对乃儿不花,他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朱棣率大军日夜兼程,冒大雪行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军营前时,乃儿不花怎么也不会想到朱棣会冒大雪行军。朱棣的大军围住了乃儿不花,但是朱棣却没有立刻进攻,而是派人劝降。此时的乃儿不花已经别无选择,惶惶不安的去见朱棣,朱棣展现出了他的宽宏大量,设宴款待乃儿不花。这一次,初露锋芒的朱棣不费一兵一卒就灭了北元主力。

公元1396年,老骥伏枥的朱元璋再一次对北元发动了远征,此时的朱元璋手下大将已经所剩无几,蓝玉被杀,跟随自己打江山的伙伴就剩年迈的汤和,且已经无法再征战,狡兔死走狗烹,真是充满了讽刺。朱棣的机会来了,他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帅。这一次的朱棣与上一次不同,或许是为了太子之位,亦或许是排遣心中的苦闷,朱棣不再是劝降而是赶尽杀绝。在活捉大将索林帖木儿之后,奔袭百里,追元兵至万良哈秃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此时的朱棣,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睿智,还有勇气,带兵大胜仗的才能。

朱棣雕像

而此时只有十几岁的太子朱允炆,别说带兵打仗,论语都有可能没有朱棣背的顺溜。朱棣的内心是郁闷的,明明自己给这个王朝奉献的最多,功劳最大,自己的老爹为什么不把太子之位传给自己,而是自己的侄子。朱棣的内心是不平衡的,从小就比过自己的哥哥,比不过也就算了,这些年年劳苦征战,拒北元于国门之外,到头来,连自己的侄子都比不过。驯服草原雄鹰的人是不会臣服于温顺的绵羊的,这一次,朱棣的目标不再是消灭北元,而是那熠熠生辉的皇位,朱棣所求不是位极人臣,君临天下才是朱棣真正所需。朱棣向着心中的目标出发了,这一次,他的铁骑,踏上了南方的土地。

(文中附带个人见解,难免出错,还望指正,谢谢。下一篇更新夺权的过程)

本文作者:文艺分享(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